振威號的炮火威力這樣大,氣急敗壞地也向振威號發來一排炮彈,有兩發打在振威號的船舷上,立刻穿成兩個大洞。江水從洞口急湧而入,振威號還在繼續掉轉船頭。好了,主炮位正好面對跟蹤的維拉號和臺斯當號。振威號將一肚子仇恨發出去,一排炮彈連珠般射出,兩艘敵艦都被打中了,維拉號在江面搖搖晃晃,似要沉水。這時,伏爾他號身邊的魚雷艦從煙火中衝進,瘋狂地向振威號發射一顆魚雷,擊中了它的船頭。就在振威號即將沉水,炮位就要沉沒的那一瞬間,振威號用盡全身力氣,將最後一顆克虜伯炮彈射出。它迅速直前,將法艦臺斯當號的旋轉輪打得粉碎,輪機手及其身邊的揮旗人被擊斃,身後的艦長右臂離開身體不知去向。就在這個勝利的炮聲中,振威號帶著對船廠、對閩江、對父老鄉親的深深眷戀,永不屈服地沉入江底。
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馬尾之役。從打第一炮開始,到振威號的沉沒,前後不過半個鐘頭,中國十一艘兵艦全部被擊中,傷亡將士七百餘人,經營了三十多年的福建水師全軍覆沒;而法國八艘軍艦無一沉沒,只有兩艘遭到重創,死傷不過三十來人。
第八章 諒山大捷(7)
大清帝國在世介面前再一次暴露出它的衰敗無能,懦弱可欺!
當看到振威號悲壯沉江的那一刻,癱倒在岸邊的張佩綸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轟隆隆,轟隆隆”,猛烈的炮聲將張佩綸驚醒,他看到身邊不遠處車間騰起了煙火。
“不好了,法國人的炮打到岸上了!”一肚子造船技術卻憚於兵戈的船廠協辦,嚇得臉色慘白,他本能地意識到,必須離開這裡,否則將性命不保。
“張大人,我們快走!”協辦扶起張佩綸,張佩綸的兩腿仍然無力。
“快過來扶著張大人往後山走!”
協辦招來幾個工役,大家架起張佩綸,扶著協辦,轉身向後。
張佩綸覺得自己此時離開船廠,正好比守城的官員棄城而逃。臨陣棄逃,論律當有死罪!張佩綸心裡一震,不由得停住腳步。船廠的第一號主管官員,自然是船政大臣何如璋。“何大人呢?何大人在哪裡?”他茫然地問身邊的工役。“何大人早已轉到後山去了。”一個工役答道。何如璋早已走了,這話使張佩綸驚虛的心略為安定下來。論職守,自己是整個福建海疆的會辦大臣,不只管一個馬尾船廠,馬尾的守土之責在何如璋身上。他都先走了,我還等什麼!
“轟隆隆,轟隆隆”,又是一陣炮轟聲,江面上得勝的法國艦隊掉轉炮位向岸上打來,他們在發洩征服者的淫威,試圖徹底摧毀這個中國最大的造船基地,炸死手無寸鐵的三千員工!可憐的馬尾船廠四處受炸,房屋倒坍,數十名員工倒在血泊之中,更多的人在抱頭鼠竄,向樹木茂集的後山奔去。
一發炮彈就在張佩綸等人的身邊炸開,塵土飛揚,剛才還是一塊平整的地面上,立時出現了一個足可埋下四五個人的墳坑。
從小在錦衣玉食的官衙里長大的張佩綸,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驚心動魄、生死繫於瞬間的戰爭場面。此時,他早已方寸大亂,六神無主,只有求生的本能在強烈地驅使他挪動腳步,一步一步地向後山密林裡逃去。這一逃,鑄成了張佩綸終生不能洗刷的恥辱。他那令人目眩的光彩形象,因此而黯然失色,轟然圮塌。
二 馬尾一仗,毀了兩個清流名臣的半世英名
馬尾之役的慘敗,震驚全國,朝野均為之悲沮,更為舉國同憤不能寬恕的是駐在船廠的兩位大員的行為。福建海疆事務會辦張佩綸和船政大臣何如璋,竟然貪生怕死,臨陣脫逃,致使繼三日的江上全軍覆沒後,四日、五日在法艦的炮擊下,船廠因無人主持秩序大亂而損失慘重。
慈禧太后甚是惱怒,立即將張佩綸、何如璋罷官削職;過兩天,又將張佩綸薦舉徐延旭、唐炯的事加上一個“濫保匪人”的罪名,新賬老賬一起算,發往邊塞流放充軍。接著又將閩浙總督何璟、福建巡撫張兆棟一併解職,勒令致仕回籍,詔命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七十三歲的左宗棠赴福州督辦軍務,欲借他的聲威鎮撫東南,懾服法人。調楊昌濬為閩浙總督。同時下詔宣討法國罪狀,公開向法國開戰。
聖旨下到福州的時候,張佩綸尚躲在馬尾港三十里外的彭田鄉。
張佩綸在彭田鄉已經十一天了,這十一天裡,他一直在極度的痛苦中度過。出事的那天下午,他被船廠協辦和一群工役攙扶著來到鼓山腳下,想在一家農舍裡安頓下來,誰知那農夫聽說他們是船廠逃奔出來的,便不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