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說者嘆息著搖搖頭,做出了最後總結:“這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功高震主啊,蕭逸飛獲得了那麼大的功績,武王還不是怕他擁兵自重,奪了自己的王位。”
“可蕭逸飛這次自刎,卻是表明了他自己沒有某亂之心。這麼說來,那武王可真是錯殺忠臣了。”
“誰說不是呢!哎,無論誰攤上這麼一個大王,豈不真是倒黴催的!你別看李錯現在這麼風光,什麼第一個外姓大元帥,將來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副下場!”
說到這裡,眾人都是默然無語,心想如果大王真的這麼不能容人,那這場戰鬥的結局,還真不知道會怎麼發展呢!
見到已經達到了目的,問答的幾人使了個眼色,分成數批走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勾心鬥角
流言止於智者,可這個世界上智者畢竟只是極少數,大多數都只不過是人云亦云的愚民,因此各種各樣的流言版本開始迅速流傳。
只不過在各種描述中,蕭逸飛無不被塑造成了大忠大勇的忠臣,而武王則不過是一個不能容人的陰險小人。
尤其是那些以前在蕭逸飛麾下得了不少好處、後來或被屠殺、或被分化、或被解散的僱傭軍們,更是傳的不亦樂乎。
這種流言終於擴散進入了武國本州,一石激起千層浪,民眾無不議論紛紛。另外的一種說法也是甚囂塵上,那就是武威侯蕭天已經準備暗中為蕭逸飛報仇,並把自己的大兒子蕭品拙捧上至尊王位。
於是又引出一種說法,武王讓李錯當上大元帥,就是準備對本國的王族動手,他絕不讓任何人威脅到自己的寶座,等征服明國,他就會對內開刀云云。
無論哪種,都是傳的有鼻子有眼,一個個都像是親眼所見一般。一時間,非但武國國內人心惶惶,甚至影響到了正在對明國前線作戰的普通士兵。
對他們來說,從來都把賞賜分給下屬而自己不留一分並且帶領自己不斷打勝仗的蕭逸飛,絕對是他們最尊敬的統帥。如果蕭大元帥當真是被大王所逼迫而死,那大王做的就是錯的。
很大一批受過蕭逸飛恩惠計程車兵,希望能夠派出一箇中立的調查組調查真相,而在真相出現前,他們甚至拒絕與明國人交戰。
並且有流言稱,如果蕭大元帥真的是大王逼迫而死,他們將立刻選擇退伍,哪怕回家種田,也絕不再為陰殺大臣的武王作戰。
對於前方作戰軍團表現出的軍心不穩狀況,武王只是微笑著說了句“胡鬧”。第二天,他就親自下了旨意,重申了對蕭逸飛大元帥的尊敬與喜愛,並告訴大家安心作戰,這只不過是明國間諜散佈的謠言,希望大家能夠平心靜氣,不去聽信、散播謠言。
旨意很溫和,但是行動很暴虐。幾乎一夜之間,武國各大監牢之中,就塞滿了傳播流言的人,許多人都是被當成明國的間諜折磨至死,就是不死的,家中也是破了大財。
不過這樣的舉措,除了受到那些大發橫財的守備軍的歡迎外,受到了武國民眾的一致抵制,而流言也終於從人們的口中,進入了人們的心裡。
而南方正在作戰的兵團中卻並沒有發生大的清洗,而是由各級軍官去做各個部隊的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做不通的,才會被調入左右屯衛,也就是罰去看守糧草。
而軍中又有一些流言出現,說武王已經對南征軍下了大清洗令,只是全部被李錯和蕭善長兩個人抗了下來,否則這兩天,軍中至少要以“動搖軍心罪”砍掉一萬人的腦袋。
這個流言一起,騷動聲逐漸平息了下來,但是鋒線的攻擊力卻是愈發的疲軟,許多武軍士兵都是出工不出力,如果身後的軍法官逼迫的緊了,他們還出現了狼一樣的眼神,看的軍法官們個個都是心裡發毛。
如此一來,原本就算不上快的攻擊節奏就更慢了。以前一個月還能攻克三座城,依照現在的速度,只怕三個月最多也就能攻克一座明國的城池。
無法,李錯只能下令停止進攻,並上奏武王,申請讓十萬左右屯衛參與翔國之前荒廢土地的耕種工作,否則糧草就無法支撐長時間作戰。
以前蕭逸飛作戰,糧草輜重基本都能自己解決,很大一部分還能上繳國庫。為什麼其他將領一上來,原本異常充盈的國庫怎麼一下子就入不敷出了?
武王這時才知道蕭逸飛對自己有多麼的重要,但是事情一旦做了,就沒有辦法再回頭了。此時此刻,他更希望蕭逸飛已經死了,因為蕭逸飛如果沒死,那才是真正不折不扣的大麻煩。
但是他不知道蕭逸飛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