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同成語笑話,卻是不爭的事實。
另有林鳳嬌的朋友透露說,她之所以猶豫,還有一個原因是怕通不過自己的家人。
當初,蔣介石逃到臺灣的時候,帶在身邊的不少人都是文化精英,稍有點頭面的,都是出生於書香世家。因此,形成了臺灣一種極其特殊的文化氛圍。今天,我們如果認真審視臺灣近幾十年來的文化發展軌跡的話,就會發現,臺灣的極推崇儒家文化,中國古文化中儒家一派,對整個臺灣各階層影響至深。這與蔣氏的支援以及對其他各家各派的排斥,有著極為重要的淵源。
在臺灣,凡有點身份的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是極其重視的,而子女在選擇婚姻的時候,其婚配物件的文化修為以及家庭背景,也都是極其重要的考量標準。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標準實際上與中國三四十年代普遍流行於大城市或者大戶人家的標準一脈相承。
林風嬌就出生於這樣的人家,從小家教甚嚴。所以,她在與成龍交往的時候,一直都擔心自己的家人無法接受成龍,害怕被取笑說找回去了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粗人。嬌龍的關係,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質的飛躍,可能與此關係極大。後來,兩人之間越來越親密起來,這種變化的出現,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一說林鳳嬌從成龍身上看到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由於政治方面的原因,臺灣人的思想觀念有著整齊劃一的特點,而成龍則不同,他生長於香港,那是一個極度的自由化社會,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準則,都講究個人的自由化。這種活法,讓阿嬌覺得耳目一新。另外,成龍生性愛玩風趣,跟他在一起,從來不知什麼叫煩惱,似乎永遠都是快樂。即使林風嬌一時不能接受成龍的某些觀點,可快樂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