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浪,這次這活恐怕得由你來帶隊上山啊!”王微面帶微笑地說道。
聽到這話,劉浪不禁有些詫異:“微姐,到底是什麼活兒呀?”
王微輕輕一笑,回答道:“是賽圖拉鎮的路燈安裝工程,咱們公司承接下來啦!不過呢,因為山上的技術工作人員實在是太少了,所以必須要從和田市調配一批技術人員上去才行。當然啦,這次的單價還是挺不錯的,技術工人每個工作日可以拿到一千五百塊錢呢,而且工期大概也就半個月左右吧!”
劉浪聞言,眉頭微微一皺,追問道:“賽圖拉鎮?是不是皮山縣那邊的那個?”
王微點了點頭,補充解釋道:“沒錯,就是以前那些旅遊博主經常提到的三十里營房!”
三十里營房,這片神秘而壯麗的土地,位於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賽圖拉鎮,距離皮山縣城 434 公里。作為 219 國道(新藏公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它聲名遠揚,背後有著諸多令人矚目的緣由。
在其東邊百餘里處,康西瓦與其並駕齊驅,同樣享負盛名。這裡不僅是新疆連線西藏的主要交通樞紐,更是通向邊陲重地的關鍵隘口,其戰略地位舉足輕重。
時光倒流至 1950 年,當時軍隊繼續堅守著賽圖拉哨所。該哨所位於喀拉喀什河西岸拐彎處,規模較大,早在 1928 年,便已有 100 人駐紮於此。然而,隨著局勢變化,哨所向東遷移了整整 30 裡,抵達河畔一處默默無聞之地。由於舊址廣為人知,而新址急需一個稱謂以便後勤人員識別,於是“三十里”這個簡單明瞭的描述應運而生,成為了新駐地的代名詞,並逐漸演變成如今的地名。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邊疆之地,後勤保障異常艱鉅,但相關工作人員憑藉頑強毅力和智慧,克服重重困難,確保物資供應暢通無阻。每當提及“東去三十里”,他們便能準確知曉新駐地的確切位置。
如今,三十里營房已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地名,更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歲月的滄桑。它見證了無數英勇戰士的奉獻與堅守,也成為了人們心中永不磨滅的記憶符號。站在這片土地上,彷彿能夠感受到當年金戈鐵馬、烽火連天的激烈場景,讓人不禁對那些扞衛祖國疆土的英雄們肅然起敬。
在 2010 這一年,一個以柯爾克孜族為主體的村落——色日克克爾村,經歷了一次重大變革。它從原本所屬的皮山縣康克爾柯爾克孜族鄉中分離出來,並正式成立了賽圖拉鎮。
這個新誕生的賽圖拉鎮充滿著神秘色彩,而其中的色日克克爾村更是引人注目。它與三十里營房相距僅近 28 公里,這種近距離讓人不禁想象兩個地方之間可能存在的緊密聯絡。
值得一提的是,皮山縣的南部地區幾乎都被以柯爾克孜族為主的賽圖拉鎮以及康克爾柯爾克孜民族鄉烏拉其村所覆蓋。這裡地處邊疆,與印度非法侵佔的中國故土拉達克的最北端相毗鄰。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這片土地承載了更多的歷史厚重感和戰略意義。
再往北看,從三十里營房一直延伸到康西瓦的喀拉喀什河河岸,海拔高達 3700 米。這樣的高海拔環境造就了一個典型的高原邊境小鎮,也給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帶來了獨特的挑戰和機遇。
“微姐,這上山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上去的啊,肯定得到邊境管理支隊去辦那個邊防證吧!”
王微聽後點了點頭,回答道:“沒錯,凡是要上山的人都必須辦理邊防證,而且還得去做個體檢呢!畢竟咱們這次走的可是反穿新藏線,一天之內就要從海拔比較低的地方爬到海拔四五千米那麼高……就怕有些工人身體有隱患,到時候會出狀況!”
聽到這裡,劉浪忍不住問:“那得準備多少路燈才夠啊?”王微稍微思索了一下,然後笑著說:“現在暫時先拉兩百盞上山吧!至於其他的輔助材料嘛,還是像以前一樣由你來提供哦!”“好嘞,沒問題!那下週我就親自帶隊,把材料一起拉上山去!”劉浪爽快地答應道。
劉浪撥通了路燈安裝工的電話,並與對方仔細商討和確定了上山的具體時間。隨後,他便邀請工人一同前往迎賓路旁的邊境管理支隊辦理必要的邊防證手續。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來到了出發的那一天。劉浪心中暗自盤算:“這次上山,必須要帶上黑仔才行!畢竟它可是一隻高原狼啊,對於高原環境肯定有著更好的適應性。”於是乎,劉浪開始著手準備帶著黑仔一同踏上這段未知的旅程。
一切就緒之後,劉浪駕駛著自己的凱雷德,車上坐著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