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地資料中,李詠儀最注重的,不是那些她看不上眼的科技資料,反倒是不被社會主流所看重地人文素材,尤其是對於“人性”地研究,李詠儀更是花了最多的精力和最大地努力在裡邊的。
透過自己的研究李詠儀發現,其實人類如果要按類別劃分開來的話,再進行研究和理解他們地那些行為的時候,就會起到事半功倍和立竿見影的效果,於是李美眉將自己一多半地精力都放在了這個上面。
如今李詠儀所啟用的,便是“政客”大類下的“公務員”分類,其兩者間具體的細微差別之處在於,“公務員”對事物的著眼點更小、也更加註重個人地利益與眼前利益一些。
一個好的“政客”,在兼顧個人利益以及集團利益和國家、民族利益方面,一定是有其原則和底線的;而一個普通地“公務員”,除了只能看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外,其他什麼都看不到眼裡的。
就像眼下在“公務員”模式下的李詠儀,為了“體現自身的價值”,她冠冕堂皇地無視了那三艘核潛艇中所有官兵的性命,而所用的理由卻也似是而非地正大光明,屬於標準地假公濟私。
這一點正是“公務員”們最為擅長的領域,也是他們最為鮮明的特點。
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
一般而言,在這種貌似充滿“大義”地大帽子扣下來之後,決策者總是需要對之斟酌一二的,而這段時間,也正是李詠儀之流所需要的——他們首先可以藉機完善自己地 “理論”,其次還可以尋找其他更好地切入和攻訐之處。
世間無事沒有問題,只要你肯“用心”去找,問題總是在哪裡等著你的;即便暫時沒有問題,只要它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