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先鋒,起兵十五萬,殺奔遼西。
曹睿急召司馬懿商議。司馬懿奏曰:“陛下勿憂,臣部下馬步四萬,足可破賊。”曹睿曰:“路遠兵少,恐難平復。”司馬懿曰:“兵不在多寡,在將之用耳,臣仗陛下洪福,必擒公孫淵。”曹睿曰:“以卿所料,公孫淵將如何應對?”司馬懿曰:“臣兵至遼東。公孫淵若遠走他國,是其上策;若據守遼東,是其中策;若坐守襄平,是其下策。”曹睿曰:“遼東路遠,卿往返須多少日月?”司馬懿曰:“四千裡之遙,往百日,攻百日,還百日,休整六十日,約一年足矣。”曹睿大喜,即命司馬懿征討遼東。
景初二年,司馬懿令胡遵為先鋒,兵發遼東。這一日,兵至遼東界,早有細作飛報襄平。公孫淵乃令卑衍、楊祚引精兵八萬屯遼隧縣,圍塹二十餘里,密排鹿角,以拒魏軍。先鋒胡遵稟報司馬懿。司馬懿笑曰:“賊軍固守,欲疲我兵。我料賊兵大半在此,巢穴空虛,若棄此直奔襄平,賊必往救,我於中途伏擊之,定獲大勝。”於是,兵馬直往襄平。
遼兵營中,大將卑衍謂楊祚曰:“魏兵來戰,我等堅守不出,彼萬里而來,糧草難續,待他糧盡兵退,我傾巢而出,司馬懿可擒矣。”楊祚曰:“昔日,司馬懿堅守渭水,而退孔明,正是此計也。”二人正在得意,忽人來報:“魏兵直奔襄平。”卑衍大驚曰:“若襄平有失,我等守此何用耶?”遂拔寨而起。
魏兵探馬飛報大帳。司馬懿笑曰:“中我計矣。”遂令夏侯霸、夏侯威各引一軍,埋伏要徑。二將領命,伏兵未久,果見卑衍、楊祚引軍而至。一聲炮響,鐵騎擁出,放馬衝殺,遼兵大敗,卑衍、楊祚奪路而走。奔至首山,迎遇公孫淵,遂兵合一處,回馬再戰。兩陣擺開,卑衍出前罵曰:“賊將!休用詭計,敢與我單獨一戰否?”夏侯霸舉刀上迎,殺不十合,夏侯霸一聲大喝,斬卑衍身首異處,栽落馬下,遼兵大懼。夏侯霸引騎衝殺,公孫淵一路敗入襄平,緊閉不出。司馬懿驅兵馬四面圍困。
不料,秋雨連綿,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糧船自遼河口直達襄平城下。魏兵皆在水中,行坐不便。左都督裴景入告曰:“雨水不停,不如移營前山。”司馬懿變色曰:“捉拿公孫淵,只在旦夕,豈可移營?”遂傳令三軍,再言移營者,立斬。未幾,右都督仇連來告曰:“軍士皆苦不堪言,乞太尉暫移兵營。”司馬懿怒曰:“軍令已下,汝何敢違耶?”遂命斬首,號令轅門。三軍震懼。
司馬懿令城南魏兵,暫退二十里。司馬陳群問曰:“前,太尉攻上庸,八日趕至城下,遂擒孟達。今,帶甲四萬,路行數千,不令攻城,而久居泥濘,又縱賊出南門樵牧,何意也?”司馬懿笑曰:“昔,孟達糧多兵少,我糧少兵多,利在速戰,故兼程而進,突然擊之。今,遼兵多,我兵少,彼飢我飽,不必強攻,日久自敝。我放開一路,任其自走,然後於城外擊之。”陳群拜服。
過數日,雨止天晴,司馬懿夜觀天文,忽見一星流光數丈,自首山東北,墜於襄平東南。司馬懿喜謂眾將曰:“星落處,必斬公孫淵也。”天明,令兵將四面攻城,箭矢如雨,傾瀉城中,魏兵晝夜攻打。
城中糧盡,公孫淵殺馬而食。軍兵怨聲塞道,欲殺公孫淵獻城。公孫淵聞報大驚,急令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往魏營請降。二人自城墜繩而下,來告司馬懿曰:“請太尉退兵二十里,我君臣必來歸順。”司馬懿怒曰:“公孫淵不自前來,特無誠意!”遂喝武士推出二人,斬下首級,將人頭付從人帶回。公孫淵大驚失色,慌忙又遣侍中衛演,出城請降。衛演膝行入帳,跪叩告曰:“願太尉暫息雷霆之怒,請允送世子公孫修為質,隨後君臣自縛來降。”司馬懿曰:“兵事大要有五: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不能守則走,不能走則降,不能降則死。何必送子為質?”遂令武士亂棒打出。衛演抱頭而竄。
衛演回報,公孫淵驚懼。當夜二更,公孫淵與其子公孫修引一千人馬,大開南門而走。公孫淵奔出襄平,未見一卒,心中大喜。行不十里,忽聽一聲炮響,公孫淵險些墜馬,只見司馬懿引大兵截住去路。公孫淵急忙撥馬,又見胡遵、夏侯霸、夏侯威、張虎、樂綝,四面兵出,水洩不通。公孫淵無奈,父子下馬請降。司馬懿顧眾將曰:“昨見星落於此,今應驗也。”眾將稱賀。司馬懿命武士,立斬公孫淵父子,使其對面受刃。
司馬懿勒兵來取襄平,城中百姓焚香城外拜迎。司馬懿入城坐衙,將公孫淵宗族,及其官僚俱殺街市,計首七十餘顆。又封賈範、倫直墓,榮其子孫。出榜安民畢,將庫內財物,盡賞三軍,遂班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