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近聖有關。”
“提及汪近聖,便不得不說他的經歷,他本是曹素功家的墨工,在康熙,雍正年間崛起,擺脫了曹家的羈絆,獨自在徽州城內開了一家鑑古齋墨店,其墨雕縷精美,裝飾巧妙,很快成為了與曹素功,汪節庵齊名的制墨大師,一時之間,求購者數不勝數。”
“有一些史書記載,在乾隆六年時,汪近聖之子汪惟高應召進京,教導內務府制墨,在汪氏墨品圖鑑中,便是有十色八卦圖墨,而從這墨的金彩以及上面所漆的漆皮來看,絕對是清代古墨無疑,古墨上敷金彩者,金質優良而厚重呈赤色,如果是黃銅色,便是近代仿品,這上面的金彩十分厚重,金質也是如讓人看到真正的黃金一般。”
“而漆衣,是指在墨面上加刮摩,盛行於明萬曆年間,明代大多漆上下左右側邊,正面背面為本色,而清代則多漆兩面的邊,兩側上下都不漆,還有墨上面的包漿,古樸滄桑,器型規整,表面圖案清晰,筆劃乾淨而不拖泥帶水。已然是清代古墨無疑,至於這八卦彩墨,究竟是內務府所生產的御製之物。還是鑑古齋所制的市品,從這墨的精製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
高存志笑了笑,從裡面拿出了一錠墨塊,又讓夥計拿出了另外一個墨錠,“各位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兩塊墨錠的區別,我剛剛所拿出來的這塊,是一塊清代貢墨。在精巧程度上,遠遠不及這塊八卦彩墨,而且在這些包裹墨錠的綢布上。我的師弟,還發現了一些字跡和印章。”
說著,高存志從桌子上拿出了那一塊有著字跡的綢布,向著眾人展示著。這綢布陳逸也是在拿墨錠時所發現的。對於鑑定這墨錠來說,有著極大的幫助。
“這上面有集古堂印,也有著對此套墨的評語,其中一些記載更是說明了這是為了躲避那十年動亂,才將墨藏於箱子之中,集古堂,相信各位對墨有認識的朋友都知道,這是近代著名藏家張炯伯先生的齋號。其十分喜愛古代各個時期的名家制墨,鑑賞眼光獨到。收藏頗豐,從這集古堂印來看,應該是集古堂無疑。”
“所以,這套彩墨,全稱應該是清乾隆御製八卦彩墨,以我對墨的瞭解,絕不會錯。”高存志笑了笑,斬釘截鐵的說道,在古玩界鑑定了幾十年的古玩,這一套特殊明顯,來歷清晰的墨,確定起來,實在不是什麼難事。
看著這綢布上的文字,以及那一方紅紅的印章,旁邊圍觀眾人的面上一個個露出了驚異之色,沒想到這一套彩墨,竟然是乾隆御製之物。
“高大師,那這一套八卦彩墨價值多少。”有人非常好奇的問道。
高存志笑了笑,在這八卦彩墨上望了一眼,抬頭說道:“現在市場上價值最高的墨錠,就是幾年前所拍賣的一套乾隆御製西湖十景集錦彩墨,其是由四大制墨名家之一的汪節庵所制,一面是乾隆御詠的七言律詩,一面是精模印製的淺浮雕西湖十景圖畫,堪稱絕世珍品,而它的價格是四百四十八萬元,也是迄今為止墨類拍賣的最高記錄。”
“至於這一套御製的八卦彩墨,曾有書籍記載,內務府生產的御墨,單單是朱墨一項,就需要硃砂一斤,廣膠六兩,冰片三錢,飛金十張,棉子一錢,白布三尺,炭十斤,煤五十斤,所得到的硃砂墨所僅為六兩左右,在汪氏墨品所生產,並投放在市場上的八卦彩墨,每錠為六兩銀子,十錠為六十兩,相當於當時一個知府一年半的俸祿,而這僅僅只是投入市場的彩墨,不是御墨。”
說著,高存志面上露出了感嘆,指著這一套彩墨說道:“西湖十景彩墨,有兩家博物館都有收藏了,而這御製的八卦彩墨,至今未見有各大博物館記錄與發表,可以說是非常稀有之物,只不過論價值,它還是比不上詩景同時存在於墨上的西湖十景墨,根據我的初步估計,這一套彩墨價值應當在兩百萬左右。”
“兩百萬,一錠墨二十萬,抵得上三四線城市一套房子了,誰能用得起,這太厲害了,高大師,謝謝你為我們講的這麼詳細,真讓我們大漲了見識,沒想到一塊墨也有著這麼多的講究。”
聽到高存志的話語,眾人皆是一陣驚歎,兩百萬,對於龐大的古玩市場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可是其他諸如瓷器之類的價值這麼多,他們不會如此驚異,但這是墨錠,用來書寫的消耗品,一塊二十萬,根本不是大部分人能用得起的。
高存志微微一笑,“古墨雖然製作精良,但以現在來說,觀賞還是要大於實用,另外,你們要謝的人不是我,而是我的小師弟陳逸。”
“對了,差點忘了,陳師傅,你說這箱子是在寶源居買的,花了多少錢啊。”聽到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