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相鄰。
與“遊遠越”坐在一起的是胡狐,與唐小山坐在一起的,卻是“夜女魔神”青水水水,胡狐與青水水水都位居“十六神”,兩人卻從頭到尾沒有說過一句話,也沒有互相看上一眼,彷彿殿中根本就沒有對方這麼個人一般。
唐小峰抱歉地道:“讓姐姐陪著我坐在末席,實在是不好意思。”
唐小山在一邊聽到“姐姐”二字,下意識地扭頭瞅他一眼,然後才意識到他是跟胡狐說話。
胡狐嬌笑道:“無妨,這本就是仙妃娘娘的有意安排。”
席上,唐小峰又見到了同為八聖之一的“詩聖”姜籲,身穿五色朝服,頗有文士氣息。
“詩聖”姜籲、“火聖”衝雲天、“劍聖”月丘池全都是坐於上席,而在下席的斜對面,唐小峰還看到了那位掌管樂府的賈負賈經師,以及化名“王炳鹿”的駱賓王。
不一會兒,神皇踏步入殿,在他身邊還跟著淑媛帝姬。
明妃月彩虹與仙妃沙羅娜跟在後頭,保持著略差一步的距離。
所有人全都站起,拱手施禮,這其實才是秦漢時宮宴上的傳統習慣,後世許多穿越小說裡,穿越到隋唐之前,亦是見王則跪,其實根本不是這回事,隋唐之前的中國,其實並無“跪”這樣一個概念,跪即是坐,平日裡大家設宴,包括帝王,全都是跪坐於席,跪坐本身並不表示卑賤又或其它含意。
至於武將向君主單膝下跪,以示效忠,這個也是有的,但不過是種比較“隨興”的事。
神皇伸出手,略略地說了兩句,與淑媛帝姬、二妃入座,眾人也紛紛坐下。唐小峰看去,見他的淑媛堂姐穿的是金百蝶窄袖繞襟曲裾深衣,梳著宮髻,貼著鬢花,文文靜靜,體態婀娜。
只可惜他雖看著淑媛堂姐,淑媛帝姬卻並不知道自己有個五講四美的堂弟,沒有與他含情脈脈地對上幾句,讓他頗為遺憾。
先有歌舞獻上,乃是比較傳統的水袖霓裳舞。神皇與上席的三聖等人紛紛舉杯,坐在下席的唐小峰等人自然只是陪襯。好在規矩不多,雖然只是陪襯,亦沒有太多煩悶。
宴到半途,月彩虹令唐小山上前,將她介紹給淑媛帝姬。唐小山此時已大致上琢磨到月彩虹心態,她的女兒另有父親,這個秘密對女兒隱瞞了十幾年,她自己也不好過,故而見到唐小山,下意識地便想讓她與淑媛這對堂姐妹親近一些。
淑媛帝姬不知內情,只是看到唐小山,也不知真是因為血緣相近,還是別有原因,莫名地便感到親切,微笑道:“小山姑娘博聞廣記,孃親與王大人早已多次說與我聽,日後還請多多指教。”
唐小山謙虛一番,坐回席上,斜上方卻有一老者哼了一聲:“聽聞唐姑娘才學驚人,直可謂博古通今,不知於經學之道,可有研究?”
眾人看去,見說話的,正是掌管樂府的賈負賈老。
早朝時,神皇陛下欲請賈老為淑媛帝姬的經學講師,任太子太傅,明妃娘娘卻向神皇舉薦了唐小山,知道賈老脾氣的,早已猜到今晚宴上賈老必定要嚮明妃娘娘口中的這位才女發難,現在果不其然,於是紛紛向唐小山看去,看她如何應付。
唐小山卻是微微一笑:“經學之道,略知一二。”
賈負道:“既如此,敢問才女,世人皆樂富而惡貧,聖人卻說‘貧而樂’,卻不知貧有何好處,聖人樂之?”
唐小山微笑:“‘貧而樂’三字,雖在許多典籍中有見,但最初卻是源於《論語》中之‘莫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而《論語》自遭秦火,到了漢時,或由孔壁所得,或是口授相傳,故又有今本、古本、齊論、魯論之別,今世所讀雖是‘貧而樂’,但按古論,卻該是‘莫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少了一字,意思已是截然不同,今人以訛傳訛,以聖人之言,勸人安於貧困,其實聖人但願天下萬民無不富足,若只是貧,有何可樂?貧而不失其道,才是聖人本意。”
讀經之人雖多,但大多都是“讀死書,死讀書”的腐儒,“貧而樂道”四字只在古論中出現,令人所用的俱是“貧而樂”,賈負本以為這姑娘不過是十來歲的樣子,就算讀過幾本《論語》,但《論語》版本極多,每一本大體相近,卻又有些微不同,很多人都是知今而不知古,他本想在唐小山對“貧而樂”作出解讀後,再教訓她讀經而不溯源,卻沒想到唐小山雖然年紀不大,平日無事卻好讀書,各種版本的《論語》全都讀過,未上他之當。
賈負念頭一轉,又問:“聖人又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敢問才女,此意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