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長豐也不磨蹭,隨即就宣佈進入議事細則環節,對沿海開發集團的組織機構進行商討。按鬱長豐的提議,沿海開發集團主要有董事會和監事會組成,其中,董事會又包括控股子公司、參股公司和相關職能部門。
這是大的構成框架,中規中矩,沒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可是在控股子公司和參股公司的組成上,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鬱長豐提出,沿海開發集團控股子公司有瑞東省灘塗開發公司、農墾公司、水產養殖公司、船舶公司等近十家公司。對此,段高航發表意見的時候,說船舶公司不應納入控股子公司範圍內,因為船舶公司的體量大,也算是瑞東省的一塊特色產業牌子,如果一下變成沿海開發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就會讓這一品牌性大打折扣,有些得不償失。
段高航說的有一定道理,鬱長豐稍微尋思了下,說成立沿海開發集團,並不是簡單地把幾個弱小或不景氣的企業合併,而是要充分考慮到對省內沿海開發的支撐功能,所以,也就需要有部分強勢企業的加入。這話剛講完,鬱長豐沒給別人插話的機會,又話音一轉,說當然了,高航省長的提法也值得重視,作為瑞東省具有一定特色的船舶產業,是也應該保持其良好的發展態勢,做大這一特色的內在和外在價值。
方巖聽到這裡,意識到鬱長豐已經妥協,船舶公司不會成為沿海開發集團的控股子公司。這對開發集團來說,的的確確是一個大損失,因為船舶公司實力雄厚,有它的加入,發集團的腰桿就會變得很硬。
鬱長豐為何這麼輕易地就妥協了?方巖實在不懂。不過馬上,鬱長豐又談到了參股公司時,他頓時就明白了,原來是丟小卒子保大車。
參股公司都是實力不凡的企業:省鹽業總公司、省物資集團公司、省建設集團公司還有省交通控股公司。這幾個企業的家底,有的都是不可想象的,隨便參點股都不是小數目。
恍然大悟的人還有段高航,他聽了鬱長豐報出這麼幾個名稱後,也明白了自己剛才勝利其實只是鬱長豐丟擲的一個的引子。
事已至此還能怎麼辦?只好保持沉默,總不能事事都反對。不過,段高航也沒有放棄努力,把目光轉向了萬少泉,希望他能撐一下場面。
萬少泉能領會到段高航的意思,不過並沒有做出反應,他不是不敢,而是關注點根本就不在這上面,他所看重的是下一步要討論的問題:沿海開發集團的領導任職安排。
很明顯,沿海開發集團將會產生三大重要領導:董事長、總經理和監事會主席。其實說到底,萬少泉關心的只是兩個人,萬軍和潘寶山。他想把萬軍頂上去,把潘寶山壓下去。
按照慣例推理,像沿海開發集團這樣的大型國有集團,董事長多是有省國資委的領導擔任,總經理不用說,一般都是由業務指導單位的領導擔任,而監事會主席一職就不好說了,最有可能的就是從發改委方面著手安排,當然也有可能是財政廳或是經信委。所以,萬少泉也很清楚,想把萬軍頂到監事會主席的職位上,也不容易。
萬軍現在是主持工作的省發改委副主任,姚鋼到松陽任市委書記後,他就被推到了這一位置上,儼然就是在為任下一任的一把手而熱身。不過,萬少泉是知道的,萬軍的扶正之路還很長,貌看他是年輕有為,已經到了副廳級,但是,因為他沒有突出的工作能力,也沒幹出特別的成績,所以年輕對他來說,既是優勢,也是劣勢。也因此,萬少泉才想讓萬軍儘可能多地兼任一些有點分量的職務,以增加履歷的厚度。
所以在會後,萬少泉跟在段高航後面,進了他的辦公室,希望他能幫忙促成一下。
段高航正在氣頭上,怨萬少泉沒有響應他的眼色,讓鬱長豐輕輕鬆鬆如了願,在參股企業那步棋上走得太順當了,而且,在隨後的沿海高速公路建設問題上,也勢如破竹,一舉獲得贊同透過。
萬少泉聽罷立刻露出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態,道:“段省長,我是覺得鬱長豐一招一式都定好了調子,先讓你一步,然後猛進兩步,拿捏得很準啊,所以我們反對是沒有什麼用的。相反,此時我們應該更具前瞻性些,考慮接下來將要發生的重大事件,就是沿海開發集團的領導任職問題。”
“那更不用考慮了,我也不是沒想過。”段高航一聽便道,“攔不住潘寶山的,他在沿海綜合開發中心主任的位子上,肯定要擔任要職,沒有人能說不。”
“哦,也是。”萬少泉悵然道,“段省長,那你看能不能幫萬軍朝上推推?”
“萬軍?”段高航稍稍一愣,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