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 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濮王李仁忠、舒王李仁禮都是西夏宗室子弟,他們的父親乃是李乾順的叔伯兄弟李景思。

因為李乾順剛剛登基的時候,西夏的政權被他的母親梁後兄妹掌控,母黨勢力牢固地控制朝政大權,對他父皇李秉常舊時親信和老臣瘋狂設計陷害,打擊排擠。

因此在李乾順親政以後,便採用分封皇族的方法鞏固自己的權力,先是冊封勇武多謀的弟弟李察哥為晉王,掌握國家兵權。

之後又大封宗室,冊封李仁忠、李仁禮分別為濮王和舒王,一個為禮部郎中,一個為河南轉運使,作為自己的心腹。

而在場另一人李良輔同樣是皇族宗室,只不過血緣關係實在有些遠,李乾順命他掌管興慶府駐軍,地位相當於趙佶的心腹高俅。

這時聽到心腹李仁忠建議開城投降,西夏皇帝李乾順也是下意識覺得這大概是唯一的出路了,只是心中卻還有疑慮。

“宋夏百年血仇,幾十年來死在我們手裡的關西子弟百姓不下數百萬人,若是宋人要報復,我們該當如何?”

他這話立刻得到了李良輔的贊同,只見雙目通紅,目露兇光的道:“陛下說的沒錯,如此血仇,一旦我們投降便是死路一條,宋豬怎麼可能不報復?

到時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就是想反抗也是不能了!倒不如死戰到底,命全城百姓拿起武器拼了,哪怕是全體玉碎,臨死前也要拖更多宋豬陪葬!”

原來李良輔的父親便是在二十多年平夏城之戰時被西軍殺死的,因此李良輔自領兵以來便一心想要找宋人報仇,是個堅定好戰派。

而李仁忠、李仁禮卻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通曉各國文字,特別喜歡華夏文化,而且還擅長詩文,算得上西夏國高層中少有的宋國通了。

便聽李仁忠焦急解釋道:“陛下想必知道,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自家內鬥。就說這次梁山軍來到大夏,西軍童貫那廝先是連續十幾天偃旗息鼓,不曾發起進攻,之後又突然發起強攻,這其中的緣由陛下難道想不到嗎?”

李乾順一下反應過來:“你是說童貫想坐視梁山軍被消滅,結果反倒是梁山軍取勝,童貫便坐不住了?”

李仁忠點了點,又聽舒王李仁禮補充道:“我對宋人的想法與大兄一樣。趙宋朝廷因為得國不正一向以文制武,對武將提防如同防賊,便是西軍也要派個宦官來看著他們,分化他們,防止西軍變成唐末五代那樣的藩鎮軍閥。

想那梁山軍本是造反的叛軍,現在竟然出現在興慶府城下,與西軍作為友軍並肩作戰,肯定接受了招安,但趙宋朝廷依然不放心他們,只是把他們當做叛軍欲除之而後快,恨不得他們全部死了才好。

而這便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必須儘快做出決斷開城投降,留下有用之身,活著就有希望!否則一旦等西軍攻上城頭,一切就都完了!”

李仁禮說完,李仁忠立即又道:“為今之計,我們只有投降西軍,趙宋朝廷,向童貫那廝獻上忠誠,表示我們願意為大宋皇帝之走狗爪牙,願意為他們攻打梁山叛軍!

宋人最喜內鬥,且最喜勾心鬥角,玩弄心眼。今梁山軍一戰全殲二十萬大夏軍主力,甚至連晉王殿下也被梁山軍殺了,這就表示梁山軍的戰力遠勝大宋西軍!

如此強大的一夥叛軍,趙宋朝廷如何能不如芒在背,視之為心腹大患?只要我們我們投降,微臣有九成把握趙宋朝廷一定會放下往日的恩怨,留下我等性命,驅使我們為爪牙對付梁山叛軍。

一旦趙宋朝廷與梁山軍叛軍打起來,最好打個兩敗俱傷,便是我們大夏復國的好機會!”

不得不說,李仁忠、李仁禮兩兄弟雖然年紀輕輕,對宋朝的瞭解還是真透徹,而且危急時刻爆發出來急智也確實了不起,難怪李乾順如此重用兩人,封為親王。

兩人這麼一說,李乾順自然不是傻子,當即就想到這確實是死中求活的唯一活路。

最關鍵的是,時間不等人,給他們投降的時間也不多了,一旦西軍乘著城牆上守軍士氣大喪的機會,再次發動強攻攻上城頭,到時候只怕是想投降也不能了。

想到這裡,幾乎毫無猶豫的,李乾順就作出了決斷。

而在這時候,興慶府城下一直在陣前督戰的童貫見到城頭上西賊士卒一個個士氣大喪,萬念俱灰的樣子,也第一時間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擂鼓,三輪炮擊過後,全軍出擊,這次一定不惜代價攻上城頭!傳某的命令,先登者進階三級,賞錢萬貫!”

說起來童貫在歷史上雖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