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於東京遼陽府。
聽聞長子身死,耶律雄機一夜之間仿似蒼老了二十歲,鬢角皆白,盡顯老態。
契丹宮帳軍精銳人馬趕回臨潢府,西夏軍戰之於野。契丹人上京被圍,群情激奮,士兵作戰用命,且各地援軍不斷趕到。西夏軍初期雖然佔據優勢連贏數陣,但之後逐漸變得被動起來。契丹各路大軍形成合圍之勢,嵬名曩霄下令退兵,西夏軍結成陣勢循序而退,軍容嚴整。
契丹人追擊,雙方數次大戰。嵬名曩霄最終守軍回國,契丹大軍在耶律雄機的率領下反攻西夏。卻被守在天鵝城的陳偷閒大軍阻攔,雙方連日血戰死傷無數。這次北伐,嵬名曩霄雖然沒有打下遼國上京卻屠戮了契丹八部之一,屠滅小部族無數。契丹損失人口不下三十萬,牛羊馬匹上百萬頭,元氣大傷。
劉凌發起的第一次北伐契丹雖然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重創不可一世的大遼。契丹損失部族百姓近百萬,士兵損失超過二十萬,短期內再也無力對外用兵。
大統五年正月,劉凌返回晉州,百官出城迎接三十里。
回到晉州之後劉凌以漢王身份攝政,總理朝局。禮部尚書宋貞上書,請漢王為江山社稷計,登基為帝。之後百官紛紛上書,恭請劉凌登基。劉凌只是不允,宣佈年號仍為大統。
大統五年二月十三,劉凌以周延公為總理大臣,候申,謝煥然為輔政大臣留守晉州,徵集糧草數百萬石運往舒州,點起大軍五萬離開晉州兵鋒直指江南。
大軍還行軍之中,滑州漢軍大將陳遠山率領大軍十五萬分兩路進攻開封,鄭州。
二月二十,開封城內白蓮教上萬教眾舉旗起義,攻下城門放漢軍入城。開封守將李天芳死於亂軍之中,漢軍攻克開封。
二月二十七,漢軍圍攻鄭州半月依然未能破城。鄭州郡守吳紫來號召百姓守城,堵死四門,立誓血戰到底。鄭州路漢軍大將茂元大怒,下令大軍強攻。漢軍連續三日瘋狂進攻,數次攻上城頭都被周軍拼死壓了回去。又三日,漢軍損失過萬,依然沒有攻破鄭州。吳紫來張貼告示,宣稱漢軍破城雞犬不留,號召百姓全部拿起武器保衛家園。鄭州十幾萬百姓恐漢軍屠城,協助周軍拼死抵抗。
三月初一,陳遠山派心腹大將鎮守開封,親自率領大軍五萬馳援茂元。
到達鄭州後,陳遠山命茂元分兵六萬一路向東清剿周軍殘餘勢力,他親自率領大軍繼續攻打鄭州城。連攻月餘,鄭州守軍百姓死傷數萬,但漢軍依然未能攻破鄭州。陳遠山大怒,親自督戰。漢軍日日猛攻,鄭州城內外血流成河。
茂元率領六萬大軍一路往東,連克曹州,濟州,鄆州,齊州,青州,密州。青州大戰,漢軍斬殺周軍兩萬餘,追殺周軍大將嶽樂直至密州,雙方決戰,茂元身先士卒衝破周軍大陣,將嶽樂陣斬與馬下。大周東部最後的是幾個州府皆被漢軍攻克,大漢火龍旗飄揚與沿海各城之上。
至此,大周九十八州之地除鄭州外皆被漢軍佔據。
漢軍強攻兩月有餘鄭州依然屹立不倒,只是鄭州守軍已經疲憊不堪,漢軍也已經漸漸計程車氣降低。鄭州郡守吳紫來以一介文人指揮軍民堅守鄭州兩個多月,殺傷漢軍不下三萬人。但城中料草告急,鄭州軍民發誓死戰不退。大漢大統五年三月二十七,陳遠山親自率領兩萬士兵猛攻鄭州西門,從早上一直打到日落,終於攻上鄭州城頭。漢軍逐漸佔據主動,搶奪了西門城牆。
陳遠山見勝機已到,親自登上城頭廝殺。吳紫來認出陳遠山為漢軍之主將,召集弓箭手亂箭攢射。漢軍名將陳遠山,竟被射死在城頭!
漢軍主將意外身死,但吳紫來並沒有看到漢軍崩潰。漢軍士兵狂性大發奮力奪下城頭,掘開西門,放漢軍騎兵入城。數萬漢軍殺入城內,周軍逐步退守。每一條街都是生死戰場,最終因寡不敵眾吳紫來死於亂軍之中。漢軍副將徐勝震怒於周軍的頑強,下令不受降。漢軍全城緝拿周軍士兵以及鄭州官員。鄭州百姓兇悍,殺死漢軍維持治安計程車兵,奪取武器繼續抵抗。
徐勝震怒,下令殺死所有抵抗之人,無論百姓還是士兵。被陳遠山之死激起無邊殺意漢軍士兵凡是見到手持武器的人盡皆殺死,一日之內鄭州城內伏屍數萬。這一戰,漢軍損失三萬多士兵,大將軍陳遠山戰沒。
漢軍入城之後大肆捕殺周軍殘兵,殺反抗計程車兵及百姓九萬餘人,鄭州幾乎變作一座空城。
大漢大統五年三月二十九,鄭州才被漢軍徹底控制。至此,大周宣告滅亡。
訊息傳到舒州,正在整頓軍備的劉凌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