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部分

這麼多彈劾的奏疏,若是壓在沈肅身上,怕是能將他淹了。現在的沈肅,在做什麼?

“回皇上,沈家平靜,並沒有什麼官員進出。”常康立刻回道。現在沈家大門外,守則皇上派去的人。誰人進沈家,誰人出來,常康都是清楚的。

平靜,無人出入。

聽到常康的稟告,崇德帝腦中忽然浮現了一個畫面:冷寂的東園、微彎著背、滿頭白髮、被彈劾奏疏淹沒的沈肅……

崇德帝猛地搖搖頭,將腦中的畫面甩出去。不對,他不應該有這樣的畫面的。沈肅不會就這樣認命,沈家不應該如此平靜的,怕是,還會有些什麼事。

於是,他吩咐道:“傳朕之令,這些彈劾奏疏不能再入紫宸殿。”

這些彈劾奏疏,他是不想再看到了。關於沈肅之事,他不想越鬧越大,差不多就可以了。

但是,既已起了火星,在風勢的幫助下,大火不是想滅就能滅掉的。關於沈肅的彈劾,即使崇德帝已下令,但仍有不怕死的官員,將彈劾奏疏送到紫宸殿中,懇請崇德帝從重處罰沈肅。

由國子祭酒葉端發起的尊師重教舉動,在醉紅樓、陳通記的推動下,聲勢之浩大出乎所有人之料,就連葉端本人也沒有想到。

尊師,敬師,現在是儒林中最熱烈的風氣。士子們紛紛拜見、追憶自己的老師。有人不遠千里,趕往曾經就學的書院拜見自己的老師;還有人在對自己恩情深重的老師墓前,搭起了孝棚,立志學習子貢,為自己的老師守孝。

在這樣的儒林風氣影響下,一國之君對待老師的態度,自是為世人所矚目。誰都想看看,皇上是怎麼對待老師的,是怎麼成為儒林表率的。——很多人並不知道沈肅一事。

禮治德化,自古就是帝王的責任和功績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崇德帝對沈肅做了些什麼,都被無形地放大了。

帝王的意思,沒有人敢公然違抗。但官員和百姓在尊師重教上,對帝王有什麼想法,那就不好說了。

崇德帝自是想明白了這些,氣得臉色都發綠了。然而,事情還沒有完。到了四月十五的大朝,崇德帝才深刻地明白一件事。

(章外:第四更!)(未完待續。。)

ps: 第四更!感謝water_2、floodjiang、趙紅裕的打賞,謝謝大家!

441章 暗半朝(五更求訂閱!)

(第五更!懇請大家多多支援!)

四月十五,大朝之時的宣政殿上,朝官為了沈家之事,亂成了一團。彈劾的彈劾,附議的附議,差點就將宣政殿掀翻了。

沒錯,朝官們將彈劾的戰場,從紫宸殿的奏疏上移到了宣政殿中。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宣政殿才有今日的吵亂。

事情最先是由國子司業張公道引起的。——他現在還在國子監任職,還沒上任太子右春坊的右庶子。

張公道在殿中奏言,說的是近日儒林的風氣,表的是沈肅的彈劾。

只聽見他奏道:“近日儒林追本溯源,體尊師重道。臣身為國子監教習,又是朝堂官員,故臣以為,應將沈肅惡行公諸天下,使得世人知曉沈肅何以被奪帝師稱號,以正風氣。”

張公道此奏言一出,杜預和陸清等官員便感到無比憤怒。沈肅惡行?大人有什麼惡行?還要公諸天下?

轉念一想,他們便按住了心頭的憤怒,反而整好以遐等待著。大人被奪帝師稱號的緣由,他們也很想公諸天下,讓世人都知道,皇上和大人之間,是因為元家而失和!

杜預他們倒很想知道,這樣的奏請,皇上是納還是不納?

崇德帝沒有什麼表示,而朝中站立的官員,受到各方勢力指使的官員,也紛紛出動了,開始對沈肅進行彈劾。

至於惡行麼,前朝有一本《羅織經》。什麼樣的罪名沒有?只要皇上准許,什麼時候安套在沈肅身上都可以。

他們彈劾得最多的,就是沈肅持恩而驕、弄權玩勢、市恩官員這種罪名,就連前年沈家舉辦帝師壽宴的事都扯了出來。——誰讓沈家的確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文章呢?

自古朝堂都不可能只吹一面風,但詭異的是,今日朝堂出現了一面倒的情況!

官員都是彈劾沈肅,竟沒有一個人持反對意見,就連杜預和陸清等人都只是沉默,並沒有出列。

是日大朝,七品的官員都可站列殿中。可謂濟濟一殿。但是這麼多官員。從七品到從二品,竟沒有一個人出來反駁彈劾。

太不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