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9部分

守,這個勉強還可以接受,但去甘州跟那些回鶻人搶地盤,也不很好受。

甘州回鶻向來排外,多年經營之下,甘州已經徹底成為了回鶻人的地方,就差自立一國了,若非有沙洲隔著,,向西州回鶻靠攏,幾乎是必然的。

又有人說,連著右廂朝順軍司,帶著涼州等地,一起割讓給秦人,當然,這就是胡說了,朝廷上的大老爺們,再是沒心沒肺,也不會幹出此等貽笑千古的事情出來才對。

不過謠言四起,右廂軍司軍心動盪已是不爭的事實。

朝中一直沒個定論,而右廂軍司上下與朝中權貴聯結還多,打問訊息的,託情調於他處的,為右廂軍司據理力爭的,贊成和議的,反對割地的,如此種種,去歲下半年,來往於西涼和京師的快馬,都連成了一串了。

可以說,右廂朝順軍司,軍心早已崩散,如果就這麼下去,當議和之事一定,右廂軍司與朝廷離心簡直是必然的事情。

也就是這些年右廂軍司元氣大傷,許多右廂軍司出身的軍官將校也各處廝混的也不很得意,不然的話,不定就又要鬧出一場兵變來。

其實,若是回朔二十年也就罷了,但如今西夏朝堂上,紛亂之勢並不比右廂軍司這裡差上一丁半點。

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有人於其中想要謀取私利,有人到是有心安撫,卻沒那個本事想出什麼謀劃來,皇帝陛下在跟國相大人爭權奪利,朝廷眼瞅著就是一場風波動盪,誰也顧得上遠在涼州的右廂軍司會怎麼樣?不然的話,也不會有將涼州割讓給秦人之議才對……

當然,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右廂軍司近四萬大軍駐守一座涼州城,被人圍在此處,卻也應有著一搏之力才對。

但西夏上下貪賄成風的情形,與金國並無二致,這才是壓倒左廂軍司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說之前如何,當吐蕃騎兵出現在涼州城下的時候,涼州城內的右廂軍兵卻正在鬧餉,因為一直到現在,去年計程車卒糧餉還沒有發到手中。

這不是朝廷沒將糧餉運過來,經過層層盤剝,往年到得士卒手中的糧餉,雖然沒多少,但也總能讓士卒以及家人勉強過上一段日子,但去年的糧餉,卻一直沒有發下來。

據傳,糧餉都被即將離任他就的司主大人給吞沒了,用來賄賂朝中大臣,剩下的都運回了老家云云。

這樣的謠言,不知起於何處,但在這樣一個時候,卻如同一個火星掉到了乾柴堆裡,一下就讓左廂軍司的官兵炸了營。

麻哈羅率兵突然出現在西涼城下的時候,許多右廂士卒正在他們的主將府邸周圍圍著,想討個說法,這才是麻哈羅險些能帶兵衝入涼州這等堅城重地的原因……

等到吐蕃兵馬大集,右廂軍司的主官將領們,終於咬著牙,將這些年搜刮而來的金銀細軟分發了下去,罵著,哄著,讓士卒們走上城牆守城,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吐蕃兵馬之殘暴,大傢伙都聽聞過,這才是城中士卒,沒有立即開城投降的原因。

(求月票,求贊。)(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西涼

涼州城下,聯營遍佈,鐵騎縱橫。

時隔數百年,吐蕃戰士再次出現於涼州城下,他們多數身穿骯髒的皮襖,袒露著黝黑的胸膛,披散著頭髮,只有尊貴的人才會帶著今箍銀飾。

他們的身材一般不很高大,卻都很強壯,常年生活在高原地帶的他們,臉上黑黝黝的,兩頰通紅,手腳粗糙,有如樹皮。

多年過去,吐蕃帝國的榮光早已離他們遠去,他們如今看上去,更像是一群從荒蠻之地冒出來的野人。

很多人騎著吐蕃矮馬,手上拿著各色各樣的兵刃,甚至有的人只是揮舞著一根木棒,弓箭也很粗糙。

不過,他們中還有那麼一部分人,手中持著閃亮的鋼刀,背上挎著精良的弓箭,,這樣的東西,擱在以往,只有高地的貴族們手中,才會有上一些,也只有他們家族中的工匠,才能製作出如此精良的兵刃。

當然,這些工匠的技藝,也多繼承於當年生活在吐蕃高地的漢人手中,所以,這也只不過是吐蕃帝國輝煌的遺蹟罷了。

當年,吐蕃帝國最強盛之時,東接大唐,北通西域,也曾經創造出了一番足可謂之輝煌的文明。

實際上,他們和北方的大突厥帝國並無多少不同,在和漢人帝國的相交相爭中走了過來,突厥帝國分崩離析,在北方草原,乃至於西域,留下了眾多繼承了幾許突厥文明的國度和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