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9部分

這是征戰天下必然要付出的代價,歷朝歷代都不能免,沒什麼可奇怪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之輩,除了那幾位馬上皇帝之外,好像也就諸葛孔明,前朝李靖等寥寥幾個而已……

不管他心裡在想什麼,那邊趙石沉吟片刻,道:“胡人多惑於女子財貨,初時並無多少野心,只當漢人輔佐之後,為禍才烈……”

李圃拋下那許多心思,歪了歪頭道:“早就聽聞將軍於河中,河東諸處立下許多論罪碑,可就是為了此事?”

這還是他頭一次問及這個,而當年河中之亂,也正是王正清欲拆除論罪碑所起,當然,王家並非是因為這個論罪碑礙了他們什麼,只是想引起紛亂,不過是意在大將軍趙石而已。

不過確實,那論罪碑觸碰到了許多人的隱秘之處,朝中褒貶不一,就像這位大將軍歷來行事一般無二,總是伴隨著諸多爭議。

說著這些,談話的氣氛也漸轉平和。

趙石笑笑道:“當初沒想那麼多,趙石只是深恨一些傢伙,損我兵將,再者,河中民心未定,有許多人還念著那些與我死戰的金人地方官吏,感念其恩什麼的,很是不利於安靖地方。”

“所以,我這裡也沒什麼好說的,不如細數其罪狀,昭告於天下,讓百姓自己明辨是非,順便省去了許多麻煩,還能少流上一些血不是?”

“後來,成效很是不錯,我就想了,中原諸國爭雄,還可以說是咱們漢人家事,各為其主,無論成敗存亡,都沒有什麼話說,但胡人非我族類,更乃外敵,寇我河山,役我百姓,奪我妻女,胡人禽獸之行,歷歷可數,卻還有我漢人,爭先效命,卻還有臉稱之為大義。”

“若不趁早扼之,將來不知有多少人要受此風氣荼毒,所以,後來每到一處,這論罪碑便先要立起來,說起來,朝中也應該有些議論才對,也就是李相這樣的重臣,深明大義,才會知道趙石之苦心。”

聽了這番話,李圃笑了起來,順手舉杯,道:“將軍此言,此舉,皆開前人未有之先河,卻也說的有理,可見,將軍之功勳,得來非是僥倖,來,為了那論罪碑,老夫先乾為敬……”

趙石舉杯相陪,氣氛終於也整個緩和了下來,趙石一邊喝酒,一邊還在心裡唸叨,一樣是李家之人,瞅瞅人李圃說的話多好,再聽聽李吉說的,恁的不中聽。

此時李吉則在旁邊,嘴唇蠕動,很想就此事說上兩句,但之前被堵的太狠,卻是不敢再輕易插言了。

放下酒撰,趙石眼珠轉了轉,隨即道:“說起這些胡人來,趙石到是聽聞,吐蕃,西夏使者都來了京師,不知李相準備最終如何應對?”

此言一出,不僅李圃,李吉那裡也是精神一振,這才是如今朝中最為關注的話題。

李圃眼光閃了閃,反問道:“將軍於胡人之事上,多有見地,不知將軍認為,朝廷該如何處置呢?”

趙石抬頭看向李圃,半晌無語。

李圃被他瞅的有些尷尬,知道自己習慣使然,這話說的有些輕率了,眼前的可不是中書大臣們,在他面前必須先各抒己見,再由他來決斷。

清咳了一聲,掩飾了一下自己的尷尬,李圃才道:“朝臣中所紛紜,中書也無定論,不過老夫認為,無論西夏,吐蕃,彼即有求於我,便可從容周旋,駁其無禮,受其誠意,只要秉此而為,斷不會有傷國體才對。”

說罷,目注趙石,便沒有開口的意思了。

等於什麼都沒說,趙石心裡又是不滿意的又道了一聲,老狐狸,虧還有著耿直之名,這般兜圈子,也不知直從何來。

他卻沒有想到,能讓同門下平章事李圃兜圈子的人,朝中又能有幾個?

見李圃已經不打算說話,趙石又望向李吉,道:“不知李大人又做何想?”

此時,貌似話語權已經抓在了他的手上,但在這個話題上,無論是李圃,還是李吉,都有著太多的餘地和說辭,反而是他自己,不能隨便說什麼了。

當然,提起這個,趙石這裡已經是準備好了露些話風出來,等到御前問對之時,也好讓李圃有個準備,算是再次賣個人情。

至於向李吉發問,只是他敏感的感覺到,這位戶部尚書大人恐怕會說出很不一樣的話出來,回去跟南十八,陳常壽兩個唸叨一下,說不定對朝局會有個更清楚的認識,而且,戶部尚書這個位置,在將來十數年間,對於前方大軍來說,會非常重要。

和李吉說話的機會越多,越能清楚這位的為人處世,也將決定,戶部的主人到底該不該換上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