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說晁錯壞話的人海了去了,扳著指頭根本就數不完。就拿“削藩”這件事來說吧。最初反對的聲音很多。是自己千方百計地給壓了下去。後來只有竇嬰反對最為強烈。立場也極其堅定,甚至撂了挑子,回家種地去了。
想起竇嬰,劉啟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老孃竇漪房,更記起了老孃曾說過的一句話——“儒生急進,可聽其言,不可施其政……削藩之事,操之過急。會適得其反。”
老孃的話真是太有道理了,可當時自己根本就沒聽進去。
劉啟停下腳步,扭頭對身邊的小太監說道:“擺駕長樂宮”。他決定向老孃承認錯誤。搞的天下大亂,的確應該自我批評一番。
當劉啟來到老孃面前時,幾個妃子正在陪老太太聊天。
禮畢之後,劉啟伸手示意閒雜人等退下。
當大殿裡只剩下他們母子後,劉啟向老孃走近了幾步。張嘴想要說話,卻猶豫了一下,又閉上了嘴。他不清楚該不該把“天下大亂”這個訊息告訴老孃。
瞎眼的竇漪房看不到劉啟的猶豫,但其生性敏銳。在這個短暫的沉默中,她嗅到了異樣的氣息。
她坐直身子。猛然問道:“有大事發生?”
劉啟不自覺地乾咳一下,“兒子向太后致歉。”
竇漪房伸手在身前桌案上摸索。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