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
另外一種辦法就相應而生——獎勵。也就是說,這個人犯了錯,但不處罰他,而去獎勵那些沒犯錯的員工。這種辦法叫鼓勵性舉措,也就是鼓勵某些行為的發生。
大家可以試想,其他員工都獎勵了,而唯獨沒有你的份,這難道不是“考核”的變異版?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然而,一個詞語的變化,卻會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以試想,你無緣無故得了個獎,心裡會怎麼想?肯定覺得公司挺夠意思,甚至巴望著別人再犯錯。
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
當然,無論結果如何,最起碼管理者沒被孤立。既把事情辦了,還得人人說好。
應該說,“獎勵”這兩個字就是呂家兄弟應該採取的“樹威”辦法,而且是唯一行得通的辦法。這是我個人認為的。
當然,對呂家兄弟而已,“獎勵”這兩個字需要動一些心思,搞一些手腕。
我們不妨試圖探討一下。
陳平,給你升官,別當什麼丞相了,直接幹太傅,交出實權,別在朝廷上亂參和。你不喜歡錢嗎?多給你點,前提是別說話。敢胡來,對不起,第一個辦法依然管用。
周勃,升官,太尉幹了這麼多年,沒功勞也有苦勞,丞相那個位置你也可以待兩天。也許有人會疑惑,讓周勃幹丞相不是給呂家自己過不去嗎?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個人除了能帶兵、會打仗之外,其他方面沒多大本事。不讓他幹太尉,就相當於連名義的軍權也交了出去。沒有了軍權,這個人就是個廢材。事實上,漢文帝就用這個辦法對付過他。
夏侯嬰、灌嬰等等這些老將們,升官,前提是遠離軍權。
對待所有人,兩個字——升官,職務不夠上封號。但對這些人中是應該區別對待的。呂家嫡系,去部隊裡邊混;其他閒雜人等,去邊緣部門混。
最終的結果是,大家都升了官,但呂家人完全掌軍權。
當然,如此搞法,肯定有個別人會不願意,會蹦出來鬧一鬧。這個時候,就該用“考核”那兩個字了。樹立幾個壞榜樣,砍幾顆人頭,也不妨大局。
應該說,我講的這個辦法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操作起來並不容易,具體效果如何,我也不敢打包票,因為這種理論探討性的東西,並沒經過實際驗證。但我個人認為,這無疑是呂家人應該選擇的一個辦法。
然而,呂家兄弟並沒有做出選擇。他們只在“誅群臣”三個字上動了一番心思後,就再也沒有下文,坐等局勢的發展。這無疑是危險的。
決定他們命運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這個事情就是劉章寫給大哥劉襄的那封信。當劉襄傳檄天下、組團旅遊之時,擺在呂家人面前的將是另外一道難題。
但不幸的是,呂家兄弟依然填上了個錯誤的答案。
在某種意義上說,陳平、周勃等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的對手太差勁。
第十二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
劉襄的內部工作做好了,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外圍。
也許有人會認為,劉襄現在該揮師西進了。然而,劉襄並非如此直接,因為他很不簡單。
劉襄手上的兵力有限,並且還沒幾個像樣的同夥,甚至連個起兵的理由都沒有,這個時候傻著臉往長安跑,簡直是活的不耐煩了。因此,他認為需要找些人過來幫忙,造一些聲勢。
第一個進入他眼簾的人是琅琊王劉澤。劉襄看中了他。
劉澤之所以如此榮幸,並不是和劉襄的關係有多麼好,只是因為他倆的地盤離得近,並且相對劉襄而言,劉澤手中的兵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因此,劉襄準備用自己的方式拉他入夥。
我上邊介紹過,劉襄是個滿肚子壞水的傢伙,他拉人入夥的方式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當然,劉澤也不是個善茬。這一老一少兩個滑頭能攪合在一起,還真是別有一番景象。
劉襄派一個叫祝午的去遊說劉澤。
在劉澤面前,這個姓祝的唾沫橫飛、長篇大論地侃了好大一會,最終說了這麼一句話:“齊王願將全國之軍交付大王,待大事已定,齊王將擁立大王稱帝。”
這個結論讓劉澤興奮異常,他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碰到這種好事,餡餅竟然從天上掉下來直接砸進了嘴裡。
劉澤興奮地反問一句:“既然如此,齊王何不率軍前來?”
祝午砸吧一下嘴,撒了他這輩子最成功的慌:“齊王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