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道:“你一直說這一場天災是因我而起,我問你,你可有證據?”
上官儀哼道:“此非我一家之言,皇后若是不信,可去宮外聽聽百姓的議論。在陛下親自主持政務期間,別說此等規模的天災,就連災情都鮮有聽聞,可是皇后一出來主持政務,結果立刻爆發危機,上回是如此,這回又是如此,不知皇后如何解釋這一切呢?”
武媚娘道:“上回危機,我已經承認自己在其中犯得錯誤,但那也是**所致,是李義府他們執行不當,且徇私枉法,沒有徹底執行朝廷的政策,才導致危及的爆發,這種情況在歷朝歷代也都出現過,這與老天有何關係?而這一回,與我更加毫無關係,你也無法證明這與我有關係,你們可是朝中大臣,是弘文館大學士,怎能將那些市民的訛傳,拿到朝堂上來作證。”
說到這裡,她突然看向狄仁傑和長孫延,“狄少卿、長孫侍郎。”
“臣在。”
“你們一個掌管著大理寺,一個掌管著刑部,你們說,可有證據證明此事與我有關?”
狄仁傑、長孫延紛紛搖頭。
上官儀道:“這事豈需用證據來證明,皇后你本就應該待在後宮,為陛下管理好後宮,這皇后干政,本就是朝堂大忌,你還三番五次干預朝政,不但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令我大唐是災難不斷,這可是大家都親眼所見,鐵一般的事實,絕非是臣惡意中傷皇后。”
武媚娘笑著直搖頭道:“你說得再多,也都是空口無憑,而且你自己無法證明,那也就罷了,卻還不准他人來證明此事究竟是否與我有關,你這不是霸道又是什麼?”
上官儀詫異道:“我何時又不准他人證明?”
武媚娘道:“那你為何不准我來處理此事?我之所以懇求陛下將此事交予我來處理,就是要證明此事與我無關。”
上官儀皺了下眉頭,道:“那不知皇后打算如何證明?”
武媚娘道:“既然你認為此番天災,乃是老天爺針對我的,那好,如今我親自出面主持此事,老天爺若真要懲罰我,那災情定會進一步擴大,但如果我能夠迅速的平息這一場天災,那麼就證明此乃天災,而非是針對我來的。”
上官儀思索片刻,道:“倘若皇后沒法阻止這一場災難呢?”
武媚娘果斷道:“我立刻去揚州出家為尼,永遠都不踏足關中。”
此言一出,眾臣皆是一驚。
這就是在賭命啊!
李績突然站出來道:“皇后,老臣看此事犯不著鬧到如此地步。”
韓藝也站出來道:“還請皇后三思而行啊!”
張文灌他們也全都站出來,紛紛勸阻,但這只是為人臣子之本分,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場。
武媚娘道:“多謝各位,不過我心意已決,因為我也想知道答案。如果我沒法證明這一點,只怕天下人都會認為我是一個不祥的女人,那樣的話,別說這皇后之位,我自問也無顏活在這世上。”
大家又都看向李治。
李治沉吟半響,一目掃去,道:“朕若說此事與皇后無關,你們願意相信嗎?”
大家都不做聲,他們不敢冒這頭,因為這可不是**,而是天災,誰也沒有辦法證明這天災是因何而生。
李治等好一會兒,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麼決定了吧。”
說完,他起身就離開。
他怎麼也是武媚娘丈夫,不能完全一點脾氣都沒有,而且,這樣也表示他是不相信的,只不過是你們這些人咄咄逼人,我作為君主,你們拿著百姓、國運來逼著我廢后,我實在沒有辦法,才這麼做的。
這事結果是什麼,李治的名譽都不會受到任何傷害,要是武媚娘輸了,那李治就是為百姓而割捨所愛,這絕對是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仁政之典範也,但要是武媚娘贏了,那也是證明的他相信皇后,那是對的。
可這麼一來的話,此事就沒有迴旋的餘地。
要是武媚娘沒法阻止的話,就必須得去揚州出家。
不過張文灌他們都不太看好武媚娘,因為這可是天災,如今的技術面對天災,那唯有一個辦法,就是祈禱。
“尚書令,你來一趟政事堂。”
李治一走,武媚娘突然開口道。
大家皆是一愣,旋即又下意識的看向韓藝,只見韓藝是一臉錯愕之色。
武媚娘說完便昂首挺胸的走了出去。
韓藝嘆了口氣,嘀咕道:“就說這尚書令當不得呀,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