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於1999年一出版,就受到管理界和企業界的高度評價。《哈佛商業評論》在談到德魯克的這本書時說,本書極具“前瞻性和超前思維”,德魯克以他“廣博的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敏銳的洞察力,深入淺出的分析”,使讀者“茅塞頓開”,是又一部管理學“里程碑式”的著作。
本書共分為6章,分別闡述了管理的新正規化、戰略——新的必然趨勢、變革的引導者、資訊挑戰、知識工作者的生產率以及自我管理共6個方面的問題。
正如其他社會科學一樣,管理學對事實有一套自己的基本假設,而這一套假設構成了管理學這門學科的正規化。在20世紀,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管理的正規化(Paradigm)也逐步發生著變化。在21世紀,管理的正規化仍然會繼續變化。如果構成管理學的假設發生了變化,那麼管理學的許多觀念也必須跟著變化。現在的管理學思想仍然沿用20世紀的那些基本假設。但是,遺憾的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些假設是不是“事實”,更不用說去分析和研究這些假設了。
根據德魯克的研究,從20世紀30年代正式開展對管理學的研究以來,人們都自覺不自覺地認為奠定了管理原理和管理實務的兩套假設都是真實的,從來都沒有去研究。但是實際上,因為一個世紀以來,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的變化,這些假設都已經過時了。比如,我們都假定,有一種正確的方法,或者說應該有一種正確的方法來“管理”“人”,並由此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理論。但是,如果我們深入地研究一下,現在在勞動大軍中佔比例越來越大的知識工作者和傳統意義上的體力勞動者各有什麼特點,應該怎樣才能激勵他們,他們的生產率如何才能夠得到提高,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對知識工作者的瞭解以及如何“管理”他們,實在是研究得太不夠了。
如果我們用不正確的假設去制定我們的戰略,並以此來指導管理,那就將不可避免地把我們的組織引向不正確的軌道。德魯克用事業理論 (The theory of the business)中的方法,分析了20世紀管理的實踐,並從分析管理學對事實的基本假設入手,提出了在21世紀中,管理面臨的新的現實。
第2章“戰略——新的必然趨勢”高屋建瓴地從社會的變化中,抓住了在快速變化和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裡可以建立戰略的基礎。這些被德魯克稱之為五個“新的根本現實”包括:發達國家急劇下降的出生率;可支配收入分配的變化;對績效的定義;全球性競爭;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分裂的背道而馳。從表面上看,這些根本現實講的不是一般的經濟性的問題,也不是管理性的問題,但是,這些根本現實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一個機構的運作。比如,出生率的急劇下降,帶來了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老年人口的增加,勞動力的減少,知識工作者的退休絕不意味著他們不工作了;而人口結構的變化對企業來說,孕育著巨大的商機。有眼光、有遠見的管理者現在就應該著手研究這些“根本現實”。“那些非要等到這些挑戰真正‘勢不可擋’才著手應對的人,則會被遠遠地拋在後面,並且可能永遠沒有趕上的一天。”。 最好的txt下載網
序言(3)
21世紀管理的最大挑戰,是使組織成為“變革的引導者”,這是第3章的主要內容。這裡,德魯克進一步發揮了他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1985年)一書中的基本觀點,從變革的政策、有計劃地放棄、有組織地改進、發掘成功、創造變革,一直到變革的領導者要避免的三個容易重蹈覆轍的陷阱、兩種不同的預算、測試、變革與持續、創造未來等不同的角度,討論了變革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必要條件。
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近年來談論得非常多的一個話題。現在都說我們進入了一個資訊社會;但是究竟什麼是資訊?什麼是資訊革命?歷史上有關資訊革命給了管理者什麼樣的教訓?給了技術人員什麼樣的教訓?企業需要什麼樣的資訊?管理者如何從資訊的海洋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資訊?傳統的成本會計為什麼被有些公司所放棄,而改用“作業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的會計制度?企業的任務在於創造財富,而不在於去控制成本。那麼一個企業要創造財富,需要哪些資訊呢?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管理者在整理資訊的時候有些什麼原則可以遵循呢?如何取得自己所需要的資訊呢?這一系列的問題,在本書的第4章資訊挑戰中,德魯克都有詳細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