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著的戚秋子,上前攙起道

“正是賤女。”戚秋子拜見了夫人。

齊景公此時說不出是何種心情,一頓到口的“野味”竟不翼而飛了,真是又氣,又惱,又悔。唉,早一時下手不就好了?……

晏嬰見景公垂首不語,知他是作賊心虛,偷嘴口軟。為讓景公下臺,便對秋子說

“不知太宰何出此言?”戚秋子抬起淚眼不解地問。

“如今滿城悲泣,農不扶犁,商不就市,兵不成列,豈不誤事?你何不唱支歡歌,讓大家轉悲為樂?”晏嬰說。

“民眾心中無歡情,小女哪能成歡歌?”

“這……”晏嬰真不知說什麼好了。

戚秋子站起道

幾句話說得有理有力,羞得景公和晏嬰瞠目結舌,無言以對。倒是齊夫人頗有心計,他撫摸著秋子說

齊夫人這幾句話甚是得體,完全是位長姐勸慰小妹的口吻,戚秋子垂下眼簾不做聲了。

“夫人所言極是。秋子姑娘,不要再讓全城民眾傷心難過了,如此下去,與國與家皆無利益啊!”晏嬰補充道。

秋子暗自思忖,既然他們君臣求諸於我,何不借機諷君喻政,讓他們知道草民之心願所向,也算我秋子不枉此行。

“啟稟君王、夫人、太宰,民女有三樁心願,若能得償則樂為歡曲,慨當以歌。”

“好,好,好!”齊景公一聽秋子此言,頓時來了精神,“你的三樁事,寡人件件照辦!”

秋子轉身又向齊夫人

齊夫人心想,一個民間女子能有什麼棘手之事呢?因而也應允了。

“你呢,太宰大人?”

“我,嗯……”晏嬰心想

老謀深算的晏嬰用三個“嗯”字巧妙地搪塞過去。這三個字本身無具體含義,既可能為點頭應允,也可釋成搖首詰問。

齊景公急不可待地問戚秋子

“第一樁願大王罷兵休戰,偃武修文,切莫攻城掠地,窮兵黷武,使民免除征戰殺伐之苦。”

“好,就依你。”齊景公連聲應答,也不知是否聽到了秋子說的什麼,只願乘夫人未曾注意,抓緊時間在秋子胸前溜了幾眼。他像蚊子見了血斑,咬不出血,也要叮上幾口。

秋子又道

這最後一句話嚇得齊景公慌忙把目光移開,諾諾稱是。他似乎覺得戚秋子是指自己剛才那不光彩的舉動而言。“

“第三樁,願君王舉賢才,遠佞人,施教化,行仁義。”

齊景公一聽這三樁,連連稱讚

怎麼?孔仲尼何時教育出這樣一個女儒生?晏嬰聽完這三樁心願後,心中頓起狐疑。這三樁事與孔丘的治國之術如出一轍,難道是偶然的巧合嗎?……

齊國畢竟是東方第一大國,比起落後的魯國,確實國勢強,人民富,都城臨淄更不知要比曲阜繁榮昌盛多少倍。然而,齊國奉行稱霸諸侯的政策,連年征戰不息,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致使人民怨聲載道。這便是戚秋子一曲之所以能夠悲城的原因。

孔子一生從事教育四十多年,首倡“有教無類”,弟子三千,然而卻沒有教過一個女性。如果能收些戚秋子這樣的女弟子,焉知不能成為聖賢之輩!

“秋子,你來看。”齊夫人將戚秋子帶到了殿前的高臺上,“城中民眾知你在此,聞訊而來,都等著你唱支歡樂的歌來驅趕心中的怨愁呢!”

齊宮門前果然一片黑壓壓的人群。

戚秋子想了想說

“好,就依你!”夫人自作主張地答應了戚秋子的要求。

“謝夫人、君王、太宰。”戚秋子施禮說罷,雲雀般地飛出齊宮。

宮外人群中有一個神色焦慮的青年男子,大門一開,便急步迎上前去。戚秋子撥開人群,撲向他。二人相視無語,甜蜜地笑了。

那男子靜聲說

“皙哀,孔夫子無恙乎?”

“夫子一行三天前已經安全離開齊國。”

戚秋子抬起頭來,深情地向公皙哀看了看,又把頭貼在他那寬厚的胸膛上。

“秋子,父老鄉親都在等著你呢,唱一支歡樂的歌吧,也祝賀孔夫子安全歸國。”公皙哀勸說道。

“嗯。”戚秋子答應著,拉起那些素不相識的姐妹們的手,歡快地唱了起來

仁德賢至魯孔!

禮教如陽春風。

尼父後裔欲安,

當崇當尊當敬。

漁米工商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