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八國考察陸軍的他無疑是清廷除了鐵良之外的最後一位能夠親自指揮領兵打仗的將領了。只不過鐵良因為南京失陷的時候棄城逃走,雖然事後再良弼等的請命之下清廷收回了懲戒,但是也被剝了所有官職,更不要說還能繼續被皇室所信任了!
十月武昌起義爆發後,良弼既反對起用袁世凱,又反對革命,冀圖“以立憲彌革命,圖救大局”;十一月,袁世凱進京出任內閣總理大臣,調馮國璋任禁衛軍統制,良弼被奪去統領禁衛軍實權;十二月,授軍諮府軍諮使,兼鑲白旗漢軍副都統。袁世凱對良弼,說來早年也有些知遇之恩,但以良弼的滿臣身份,註定不會感恩戴德。當時如奕劻、那桐這樣,貪袁世凱之財,畏袁世凱之威,或明哲保身,或顢頇昏昧的滿人,已是充斥朝野,良弼則獨持異議,疑袁最深,反袁最力,堅稱“亡清必袁”。
袁世凱慫恿朝廷接受南北議和之後,這良弼便察覺到了袁世凱怕是生了二心了,尤其是唐紹儀自作主張接受了南方的‘共和制度’之後,他更是將這件事情也怪罪到袁世凱的身上了。
於是便密謀聯絡整個旗人貴族,拉攏了不少如小恭王之流的宗族皇室宗親,並在1月12日,良弼與溥偉、鐵良等組織“君主立憲維持會”(俗稱“宗社黨”),妄想集結整個宗親貴族們手上的力量,反對南北議和與清帝遜位,反袁保清。昨個,頂著北方招討使頭銜的同盟會暗殺團名將……彭家珍在總結了前段時間暗殺袁世凱的失敗經驗之後,決定對良弼再一次下手。事實上從前幾天開始,彭家珍便安排了眼線一直盯良弼的舉動了。掌握了他每日的行蹤之後,昨天得知良弼等27日將在集內庭計議軍事以對付南方革命力量,並且已經同日俄等洋人碰面數次。恐持久生變加清廷跟洋人達成合作協議的同盟會北方支部終於下定決心要對他動手,而彭家珍主動請纓,做了暗殺的執行者!
25日晚,彭家珍取炸彈及手槍返寓所,囑咐同志立刻前往天津避難,當夜自留宿友人,意在免致出事。26日天還未亮他便換上了一身軍官服,藏妥武器,出門僱車。為防敵探,並不直奔良弼宅第,卻到金臺旅館,持良弼在瀋陽的心腹崇恭的名片登記住宿,聲稱有緊要軍情去見“良大人”。然後換乘金臺旅館馬車到良弼光明殿衚衕新宅,候良弼未回,驅車往耆善府,未遠即逢良弼歸來,乃下車先堵在良宅大門外,良弼至,即自報崇恭求見。良弼聞聲開啟車門下車要見他,未想到下了馬車之後看到來人身材不如崇恭高大,驚呼“不好”!彭家珍卻沒給他任何機會隨手擲出炸彈一枚,把良弼炸成重傷,不幸的是,一塊彈片從下馬石回彈進他的後腦,當場犧牲。良弼雖然遭了重傷,但是本來卻不該那麼快死去的,只是這一段時間來被良弼跟他組織的宗社黨鬧得十分頭大的袁世凱知道了他遭暗殺並受重傷的訊息之後頓時大喜,暗中吩咐他之心腹趙秉鈞買通了為良弼治療的一名中醫,將給他調補吊命的一位補藥換成了藥性截然相反的東西,結果導致他在二十六日晚上因血流不止導致失血過多逝去。
袁世凱、良弼、載澤最近一直被北方報紙稱為北國清廷三支柱,可惜載澤老邁又跟慶親王奕劻乃是死敵,根本無力支撐清廷局面;袁世凱乃是漢人出身,又老奸巨猾,一見形勢對清廷不利便欲轉換陣營,不為清廷所信任;三人中就只有良弼對於保清廷出力最多,如今他這一根支柱一道,只怕用不了多久,宗社黨的一幫貪生怕死、見利忘義的旗人貴族們就要作鳥獸散了吧!
李漢拿捏著手上的申報,一瞬間,他便想到了許多東西。良弼一倒清廷再無可用之將,又加南方最近都在鼓吹北伐,只怕用不了多久清廷就要不甘不願的接受‘退位’的要求,正式結束對這個國家幾百年的統治了吧!
那麼,他是不是也該準備了?清廷一旦退位,北邊的那位就將竊奪革命果實了。以那人的心機跟手段,還有自己這段時間來的表現,他十分懷疑歷史上西南王蔡鍔遭遇的事情將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即北邊的那位極有可能會選擇利用各種手段將他調離四川、前往北京,那麼。。。他該如何應付呢?
居危思安、思則有備方可有備無患、安方可安。
正是因為這種顧慮,27日下午李漢便重新向德奧使團,準確說是奧匈使團扔出了橄欖枝,撇開了德國使團,同前任奧匈駐華公使顧欽斯基帶領的奧匈使團秘密碰面!
第二日晚上八點,重慶臨時軍政府駐地。
奧匈帝國全權特使顧欽斯基的馬車在軍政府駐地衛兵的導引下,緩緩駛入了重慶臨時軍政府駐地的大門。
自達抵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