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時,許合廣只覺得渾身一冷:“公子想怎麼辦?”
“明天會有個夠分量的人領著他們一塊兒參我”杜敬璋這麼說道。
“啊……”許合廣“啊”完後就不說話了,他也是行武出身,太彎彎繞的東西他並不太明白。
次日朝會上,武將們正在那兒準備著的時候,言相爺搶先一步上了本子。當皇帝翻開一看,就頗為興味兒地說道:“言相這是上書參敬璋那,這可新鮮”
言相爺是最維護正統兩個字的人,而杜敬璋又恰好佔著這兩個字,雖然杜敬璋早棄了正統,但太子一日不立,正統就還是正統。就算立了,做為皇長子,他的地位也不是別的皇子能比的。
皇帝這話一出,眾臣譁然,誰也沒想到最持正統的言相爺居然上參了,參的還是正統“回皇上,是”言相爺說罷,極其義憤地把杜敬璋清除異己、不友兄弟、擅權以私的三條一條一條道來,說得是口沫橫飛,似乎是有不把杜敬璋打下雲端,就不甘心似的架勢。
於是眾臣再譁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文臣們簡直不敢相信今天還能看著這出。對於參杜敬璋,這些人中有些人是有陰影的,而有些人是聽說過這陰影的。文臣們想了想就抱著看戲的態度了,京裡有些傳聞大家也都是聽說過的,有些東西明擺著是戲,看看就行了。
“那依言相所見,當如何處置?”皇帝聽完後淡淡地問道。
“皇上,臣亦有本奏”
……
朝堂上是如此熱鬧,除卻言相爺參杜敬璋的理由,還有諸如斂財、擾民、欺君一類的名頭,各種理由都說得有板有眼。可真要細究起來,還是看皇帝的態度,這些事要說有也可以有,要說沒有就沒有和園裡,杜敬璋只是靜靜地坐著,等著有人傳他去自辯,不管誰參誰,也不管多少人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