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自告奮勇地推薦我去他朋友開的小館子Avazin吃“希希利克”(一種炸雞塊),好歹填飽了肚子。

街頭,行人很少。特拉維夫的“王府井”—阿蘭布大街也沒有什麼人,到處是“請隨身攜帶防毒面具”的提示。在拉馬特岡,一群身背防毒面具的市民正圍著一處前一天被“飛毛腿”導彈炸燬的民宅發呆。計程車司機說:“到目前為止,已有14人死亡,192人受傷。”廢墟上插了一面六角形的“大衛星旗”,旁邊豎立起一塊高4米、長10餘米的藍色巨型木牌,上用白油漆書寫著該區區長的一句話:Ramate Gan stands firmly behind its citizens(拉馬特岡在公民們的支援下堅強挺立)。廢墟旁,一臺推土機正在平整土地,計劃重建一座新屋。

豪華的希爾頓飯店的第六層修建了防毒室。住在這裡的賓客被告知,一旦有空襲警報,應立即進入六樓防毒室。我的好朋友、美國《新聞週刊》攝影記者日本僱員村田信一由於忘帶防毒面具而不許回希爾頓飯店。

猶太計程車司機Haime的車裡也放了防毒面具。望著明亮的藍天,他自言自語道:“但願今夜平安無事。”

當晚,我和加拿大記者喬正漫步德里希沙龍大街,突然響起了空襲警報,鬼哭似的警報聲在四周嗚咽,猶如魔鬼耶利哥的喇叭。抬頭仰望,只有高樓叢中一線青天。家住該街99…G…9號的小夥子嘉迪連拉帶拽地把我倆弄上他家的二樓。這是一間大約只有10平方米的空屋,門窗縫上貼滿了塑膠密封膠條。小夥子最後一個進屋,手忙腳亂地用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