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說到底還是不行,他從日本陸士畢業,這本身也就相當於一箇中專畢業生。在此之前,良弼也沒有任何從軍履歷和其他的閱歷,不像鐵良、袁世凱都是從下面一步步熬出來的,不像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是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都是有真才實幹和控制部下的能力。
真談裝備和訓練。北洋軍真的不差了,它和東北軍比起來的唯一較大差距就是機槍,重機槍的差距也不大,關鍵是東北軍的輕機槍部署到班,每個班一挺麥德森輕機槍。
從這一點來說,曹錕臨陣脫逃是很明智的。真的打起來,如果曹錕和陳文運選擇一個比較笨拙的戰術,很可能一上手就被東北軍殺個精光。
別看北洋軍一個鎮12512人的規模不小,前線作戰部隊也就是8000的規模,按照遼陽會戰的那種例子,衝上去半個小時就能死光,這個就要看指揮官的臨場應變能力。
現在的問題就是宋彪已經到開平了,他一到開平,北洋軍上下的官兵聽說他來了,集體畏戰,不敢和他打。
此時在開平縣,東北革命軍正式建立了總指揮部,下設參謀一局、參謀二局、情報局、後勤局、工事局、鐵道局、民兵局、宣傳局、聯絡局,並且作為全國各革命軍的指揮中心,排程各軍作戰規劃。
對清政府來說,宋彪到開平是一個很恐怖的事情,對各路革命軍而言,宋彪到開平就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這就意味滿清必亡了,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各地督撫紛紛逃亡,再也不做無謂的抗爭了。
在總指揮部裡,宋彪一直在和蔣方震、馬爾託斯特校慎密的推測清軍在京師所能聚集的兵力,目前來看,載灃和良弼手裡大體還剩下三鎮新軍,原有的駐京八旗早已腐朽,其中精銳抽調出來編了第一鎮,此前九門提督手裡還有五營的巡捕營,每營滿編是2900人,後來劃歸巡警部,巡警部改編為民政部後,這些旗兵則抽調出來改編為禁衛軍。
加上京師後來新增編設的巡警局的警察部隊,載灃手裡滿打滿算也就是4萬人的兵力,只要調運得度,用來守北京城的問題還不大。
良弼這個人的水平忽高忽低,宋彪和蔣方震都說不清楚良弼會如何佈置,所以,他們在指揮部裡做了四個推測,一是最有可能的全軍緊縮到外城防守;二是在通州一帶決戰;三是派一部分守京師,其餘主力南下進攻涿州,爭取和第二鎮會師南逃;四是留一部分守京師,主力北上從張家口突圍。
第一個可能性最大,其他三個情況也有可能出現,情報局和特務局在京師都設有不同的情報點,可現在也沒有偵察出清軍那邊的動態,不是宋彪這邊的情報員和間諜不給力,而是良弼和載灃一團亂糊塗醬,一天之中連續下了幾道相互違背的電令,根本搞不清楚清軍到底打算幹什麼。
東北新軍情報工作最早是舒方德負責,後來換成了光復會的章駿,現在則是蔣政源負責,而日漸獲得宋彪信任的章駿則代替袁金鎧、李士銳主持特務局的工作,此時的蔣政源和章駿兩人都是一頭霧水,只能將各種凌亂不堪的電報都呈交給宋彪。
革命軍這邊的情報有三個來源,一個是透過外國駐北京各大使館內部的間諜活動。主要是採用丹麥大北公司的電報;二是埋藏在北洋軍內部的一些光復會成員,透過光復會組織在京師發無線電報;三是喬裝成商業機構的一些商業人員,透過巧妙編排,以向上海等南方單位發商業電報的方式,傳遞京師內部的情報。
…;
這是三個不同的情報源頭,三個情報源匯總到一起,怎麼看都不對勁。
幾十份完全不一樣的情報讓宋彪看的一頭霧水。北洋軍第六鎮那邊傳來的訊息是要到通州決戰,第一鎮那邊則是要北上張家口,警察部隊那邊則是一點訊息也無。只說是要死守京師。
宋彪看完情報之後就和蔣政源、章駿詢問,懷疑良弼那邊有沒有故意混亂情報,實際上是想繼續向涿州突防的可能?蔣政源和章駿也說不清楚。
宋彪就點了根盛京牌的捲菸抽著。坐在指揮部的大會議桌前琢磨心事,章駿和李士銳只能在旁邊陪同,在會議桌的另一側,蔣方震和馬爾託斯分別負責統管兩個參謀局,分開部署應對之策。
不管良弼的選擇是什麼,他們還是要四個方面同時著手進行戒備,第四騎兵旅在宣化佈防,積極沿路警戒,要儘可能的多控制京張鐵路;蔡鍔在涿州同樣要加緊佈防,阻止北洋軍南北夾攻的可能;天津方面則是加緊進攻。第一步兵師和第二十鎮同時進逼馬廠,第一步兵師南下進攻,第二十鎮兵分第十九協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