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部分

了周邊鄰縣的部分鄉鎮,並繼續向四周村鎮擴充套件著。因而,建廟一事,就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影響力。二則,在村裡,有了酸杏女人和茂生死心塌地地跟進加盟,就使得建廟有了立根之本。試想,酸杏女人的出場,就以一種無言地舉動,表明了以酸杏為代表的老幹部團隊對此事的默許。茂生的參與,更是向村人傳遞出了一個準確無誤的資訊,就是以木琴為代表的當權派對建廟事體的認可。這樣一來,建廟一事,就有了輿論支援和政治保障。

第八章 對峙,或紛爭1)

鑑於此,振書便與金蓮反覆合計了一個冬天。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大張旗鼓地開辦此事。趕在三夏大忙之前,立起神廟,創立道場。為此,倆人還合計著,把幾個關鍵人物都作了具體分工。振書要與茂生負責廟宇的規劃和設計。金蓮利用看病問事的良機,向人們鼓動宣傳建廟的好處,以及不敬神的危害。酸棗婆娘負責在村裡鼓動宣傳,拉起的人頭越多越好。四季等人則籌備建廟的所有土木工程建設,包括石料、木料等物件的籌集。

就在振書感到人手不齊捉襟見肘的時候,四喜竟然恰好也回來了。這讓振書大喜過望,真是老天助陣,神靈護佑哦。儘管四喜剛剛回來,學來的本事還沒有完全施展出來,尚未得到眾人的認可和信任,人氣上差了許多。但是,只要是金子,早晚都會發出光亮來的。如此一來,金蓮與四喜,一神一人,一仙一凡,可謂珠聯璧合,天人合一。想想,李振書有了這兩條永不塌架的左膀右臂支撐著,還有啥樣的難事困得住他,還有啥樣的風光能被別人搶得去。大喜之餘,他立即把四喜拉進了建廟班子。讓他負責廟宇的地理勘察,方位設定,以及所有神物神器的籌措和擺佈等等。

至此,振書便覺得建立神廟這塊長久擱置不下的心病,就要根除了。甚至,已經根除殆盡了。好像莊嚴巍峨的大殿已經矗立在了北山腳下,正等待著一撥又一撥如潮水般湧來的善男信女們虔誠膜拜吶。

當初想象得很好,實際操作起來,卻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首先,振書滿懷信心地拽上茂生、四季、四喜等人奔出山外後,就四處打聽哪裡有適合自己建廟的圖紙和式樣。但是,跑到了鎮上縣裡,又竄到了市裡,也沒有打探到一處廟宇實物,更甭說察看圖紙了。

有人好心地出主意說,到曲阜去,那裡供著孔老二呢。孔老二是個大聖人,供他的地場,肯定是個大排場大氣派的地方。幾個人便一股腦兒地跑到了曲阜。

一到了那裡,幾個人便開始暈頭轉向起來。孔廟的宏大建築和恢宏氣勢,瞅得振書和茂生直了眼。這哪是廟宇哦,簡直是金鑾殿嘛。自己村裡想籌建的那座小廟的初步譜氣,連人家的門樓子也配不上。學習借鑑之說,又從何談起呢。

正在垂頭喪氣的時候,四喜出主意道,咱就到青島嶗山去吧。那地兒我熟,廟宇也多。不管山前背坡的,到處塞滿了廟宇道觀。大有大的譜氣,小有小的式樣,想要啥樣的都有。幾個人一合計,雖說青島遠了些,畢竟是個大地場。人家的廟子蓋了幾百年上千年了,當然大小盡有,又肯定會歸整齊全。想來,能有借鑑的地方。於是,一行四人又窩回頭來,搭車轉路,直奔了青島嶗山。

果如四喜講說得那樣。大廟比比皆是,小廟也是隨處可以找見。振書便帶著幾個人有意繞開大廟,專門爬山越嶺地四處找尋小廟小院。找到了,便一窩蜂兒地擁進去。也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探頭探腦地四下裡張望圍觀。有的廟觀主人以為,是公家來人檢修房屋,甚或前來考察,準備投資修繕的,便任由他們鬧騰。有的見他們衣著土俗,不像是公家人,便以為是歹人。或是呵斥,或是阻攔,不讓他們任意在屋院裡穿梭亂跑。他們還提高警惕地看守著屋院裡的器物,怕被他們隨手偷走了。更有幾處道觀裡的人,乾脆把他們拒之門外,連門檻也不叫踏進。

第八章 對峙,或紛爭

尤是這樣,茂生還是憑藉著自己的專業心思,本著簡單明瞭、省錢實用、就地取材的原則,把村裡要籌建的小廟式樣考慮出了個大概模樣。總算不虛此行了。

回到村子裡,找來幾個骨幹人員湊情況的時候,李振書才漸漸感覺到事情的不妙。這建廟,一要有充足的人手幫場,二要有充足的財力物力做保障。兩樣缺了那一種,都別想立起根廟柱子來,更別談起殿塑像了。湊出來的結果,卻讓振書大大地失望。

儘管金蓮時時處處地宣揚立廟供神的好處,來者也都應聲贊同,就差舉雙臂高呼萬歲了。真到了要建廟的時辰,並廣為散發資訊,卻應者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