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罪了天下士紳還會得罪所有官員。
畢竟這是官員們的錢袋子,自己若是動了,就等於破壞了整個官場的潛規則,當然更關鍵的是,即便同後世清朝那位較有見識的酋長雍正一樣用養廉銀來代替火耗紅利,也沒有阻止住官員們對民眾的索取,反而使得民眾在受到朝廷的加派即火耗未免只是歸功的同時還要收到官員們各種藉口的加派。
而徵收商稅,自然是針對南方越來越發達的商業經濟動手,在商業規模已經大於農業規模的晚明,不徵收商稅簡直就是對這些江南財閥們的縱容,不能讓他們享受著國家紅利的同時,卻半點血都不出。
朱由校打算在鳳陽巡撫管轄的長江以北的南直隸地區先試點徵收商稅,這裡是南北通衢,經濟繁榮,且又是大明王朝龍興之地,對自己大明王朝的忠誠度自然要高一些,實行起來阻力相對較小。
不過,朱由校沒打算直接點明要在鳳陽試點徵收商稅,他先是下旨以在此太祖高皇帝即朱元璋誕辰三百週年之際,且鳳陽又為龍興之地,便著減掉鳳陽百姓賦稅之一半,且直接除掉徭役,並明旨要求鳳陽地主所徵收鳳陽佃農之租十年內不得加徵,其租子標準當由當地州府劃定。
朱由校此舉自然是為了在鳳陽地區徵收商稅之前透過在對普通農民的恩惠來拉攏底層百姓,以進一步孤立商人地主和士紳。
且在此之前,朱由校已經與孫承宗、登萊巡撫袁可立、鳳陽巡撫馬士英通了風,三人歷任地方已久,自然也知道地方的弊端,對於朱由校的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