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愛卿所舉薦者中選出吧。”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好看的小說盡在;告訴您的朋友
第三卷 沙場秋點兵 第011章 平南將軍②
無彈窗小說網,萬名書迷同時線上 “只是,應該如何選出這個‘平南將軍”不知眾愛卿有何看法?”皇帝又問道。
群臣中站出一人,向皇帝行禮後說道:“皇上,臣以為,將軍者,必須有能夠服眾的武功,非凡的領軍才能,淵博的學識。”此人乃是兵部尚書俞獻禮。
這時,又站出一人,卻是禮部尚書紀雲舫。他亦向皇帝行了一禮,說道:“皇上,俞大人所言甚是有理。不過,服眾的武功以及淵博的學識都可以立即試出,但是領軍才能卻須在戰場上才可以試出,如今又將如何評判呢?”
其他大臣亦紛紛點頭議論不止。
皇帝點點頭,眼睛望向溫白謙。
溫白謙哪裡不懂皇帝的意思,他站了出來,行禮道:“皇上!老臣以為,俞大人說將軍必須的三項,雖然領軍才能暫時無法測出,但其他兩項還是可測試一番。不如,就先測這兩項好了。”
“皇上!”工部侍郎莊仕珍站出來跪倒在皇帝面前,“皇上!臣以為,如今國庫日漸掏空,朝庭已不能再啟戰端了!其實,朝庭完全可以派人前去瓊州招安。這樣,不就可以減少支出,百姓亦可以安居樂業麼?”
莊仕珍剛說完,吏部尚書高晉德說道:“莊大人!如果此時派人前去招安,我們又有何臉面去面對安將軍及葬身瓊海的兵士們的靈魂?皇上!瓊州叛軍觸犯天威,殘害我朝庭軍隊十幾萬,將士們的鮮血都染紅了整個瓊州海峽!我們此時卻突然停戰議和,豈不是昭告天下,說朝庭怕了叛軍?如此一來,天威何在?”
“皇上!安將軍南征時,微臣便曾經提議招安,可是高大人卻力主武力解決。結果弄了個損兵折將!”莊仕珍說道。
“那只是安將軍不善海戰,兼之一時大意所致罷了。只要這次我們吸取教訓,就一定能夠力克瓊州叛軍!”高晉德亦不甘示弱。
群臣又議論紛紛,漸漸形成主戰派與議和派互相攻擊對方。
……
“夠了!”一聲大喝,有如龍吟,把群臣的聲音都蓋過。皇帝微怒道:“爾等不用再爭,朕意已決,出兵平叛乃勢在必行!”
“皇上!”莊仕珍還想再勸。
皇帝大手一揮,沉聲說道:“誰再勸朕議和,便將他拖出去杖擊六十大板!不出兵,不給那些刁民一些顏色看看,如何彰顯我朝天威?用什麼去祭奠死去的將士們的靈魂?”
群臣一片寂靜,有的更是嚇得直哆嗦,再也沒有人出來說話了。
皇帝環視群臣,冷哼一聲,說道:“朕今日乃是選‘平南將軍”不是聽爾等互相舌戰的。好了,下面逐個召進爾等所薦之人,由文侯及六部尚書考核他們的學識。”
※※※※※※※※※※※※※※※※要投我票!※※※
皇帝的臉色有點難看,可知他甚是不快。群臣的臉色亦是如此,有幾個更是頭低得恨不得找個縫隙鑽進去。
傳召了五位被舉薦的年青人,卻只有一位能夠答出所問之題。
又進來一位,赫然是吏部尚書高晉德的公子高繼。像前面的五位一樣戰戰兢兢地見過皇上後,他又小心翼翼地站在了群臣面前。
“高公子,請問所謂的‘三令五申’到底指什麼?”俞獻禮問道。
“這……”高繼支支吾吾,臉上冷汗直冒,卻怎麼也回答不上來。
群臣都搖了搖頭,這個問題已經問過連高繼在內的三個人,卻都沒有人答出或者是答非所問。
高繼狼狽地退出了大殿。其父高晉德臉色鐵青地望著高繼的離開。
第七位進來的是“燕京三英”中的程力,見過皇帝后,俞獻禮又問出同樣的問題。但這個問題顯然沒有難倒程力。
程力侃侃說道:“宋代曾公亮撰《武經總要》,書中指出,所謂‘三令’乃是:一令觀敵人之謀,視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聽金鼓,視旌旗,以齊其耳目;三令舉斧鋮,以宣其刑賞。所謂‘五申’乃是:一申賞罰,以一其心;二申……五申聽令不恭,視之以斧鋮。這便是‘三令五申’!旨在告訴我們將士在戰陣中和軍事中應該明確的作戰守則。”
聽了程力的回答,君臣都不住地點頭。
……
接下來又進來不少人,其中“燕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