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舌戰群儒,老將黃蓋喝住眾英俊,與魯肅引孔明入見吳侯。行至中門,恰遇諸葛瑾,孔明上前施禮。諸葛瑾曰:“賢弟既到江東,為何不來見我?”孔明曰:“弟已事劉豫州,理當先公後私,公事未畢不敢顧私,望兄見諒。”諸葛瑾曰:“賢弟見過吳侯,速來一敘。”說罷自去。魯肅謂孔明曰:“先前所囑,先生切記。”孔明點頭示意。
行至中堂,孫權降階出迎,優禮相待,賜孔明上座。魯肅坐於孔明之側。孔明見孫權碧眼紫髯,儀表堂堂,心中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宜激之,不宜說之。”孫權曰:“數聞子敬言足下之才,今幸晤面,敢請指教。”孔明曰:“不才學淺,恐辱明問。”孫權曰:“足下佐劉豫州與操數戰,必知其虛實,曹操有多少兵馬?”孔明曰:“馬步水軍,共約一百萬。”孫權笑曰:“莫非詐乎?”孔明曰:“非也。曹操在兗州收青州兵約二十萬,平袁紹又得五六十萬,中原自招三四十萬,今又添荊州兵二三十萬,以此計之不下一百五十萬,亮以百萬言之,乃恐驚嚇江東也。”魯肅在旁大驚失色,急以目示意孔明,孔明只當不見。孫權又曰:“曹操帳下,謀士戰將多少?”孔明曰:“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兩千人。”孫權曰:“曹操已得荊州,其復有遠圖乎?”孔明曰:“今其寨柵連絡三百餘里,兵陳烏林,其不圖江東,欲取何地也?”孫權曰:“既如此,江東戰與不戰,請足下為我一決。”孔明曰:“曏者,宇內大亂,故將軍起江東,劉豫州戰中原,與曹操並爭天下。曹操先破袁術,後擒呂布,次平河朔,再下荊襄。今其如日中天,威加海內,縱是英雄亦無用武之地矣,是故,我主劉豫州避走江夏。亮,進言將軍,量力而行,若能以吳越之眾,與操爭衡,當早與之決絕;如若不能,即從眾謀士之議,按兵束甲,伏首屈膝。”孫權沉吟不語。孔明又曰:“將軍外有從屬之名,內懷王霸之志,事臨不決,禍在旦夕。”孫權曰:“誠如先生所言,然,劉豫州為何不降?”孔明笑曰:“我主劉豫州乃堂堂帝胄,蓋世英雄,雖一時不濟,此乃運數耳,焉能屈居人下乎?”孫權聞言,勃然變色,拂袖而入後堂。
魯肅很是生氣,責孔明曰:“先生何出此言?藐視吳侯甚矣,幸我主大度,否則必面責汝。”孔明仰天笑曰:“身為江東之主,心胸應當博大,何不能容一言乎?亮,自有破操之計,他不問我,如何言之?”魯肅曰:“先生果有良策,肅即請我主求教。”孔明曰:“我視曹操百萬之眾,如螻蟻耳,舉手之間,可使其俱為齏粉。”魯肅聞言大喜,忙入後堂去見孫權。
權,怒氣未消,顧魯肅曰:“孔明欺我太甚!”魯肅曰:“臣亦如此責孔明,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原來,他早有破操之策,只是不肯輕言,主公何不降尊求教?”孫權恍然曰:“孔明以言試我,一時不慎,險誤大事!”遂與魯肅出見孔明。孫權搶先施禮曰:“方才冒瀆尊顏,權有罪也。”孔明亦謝曰:“亮,言語冒犯,謝將軍大度。”孫權大喜,邀孔明至後堂,擺酒相待。
酒過數巡,孫權問曰:“曹操平生所慮者,袁紹、呂布、袁術、劉表、劉豫州與本侯耳,今數雄已滅,惟劉豫州與本侯尚存。我以吳越之眾,大江之險,自然不會受制於人,而劉豫州新敗,尚有力抗操乎?”孔明曰:“我主雖敗走夏口,然,雲長猶率精兵萬人,劉琦領江夏軍亦不下萬人,我主帳下,關、張、趙雲皆萬人敵。操兵因追我主,一日夜奔三百里,正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今操軍遠來已疲,且不諳水戰,荊州之兵雖降,亦非真心歸附,將軍誠能與我主協力同心,破操必矣。操軍破,曹操必定北還,如此,荊、吳勢盛,而鼎足勢成。此乾坤之機,王霸之業,盡在將軍一決之間耳。”孫權聞言大喜,欣然曰:“先生之言頓開茅塞,我意已決,今日即議興兵,共破曹操!”遂命魯肅,將此令宣諭文武。孔明拜辭,回館驛安歇。
張昭聞孫權決意興兵,忙與眾謀士議曰:“我主中諸葛亮之計矣。”遂引眾入見孫權曰:“聞主公欲興兵與操爭鋒,主公自思,我比袁紹如何?向日,曹操兵微將寡,尚能克紹,況今,其擁百萬之眾乎?主公若聽諸葛亮之言,起兵抗曹,無異於抱薪救火。”孫權聞言,低頭不語。顧雍曰:“劉備為操所敗,計窮夏口,欲借江東之兵,以拒曹操,主公為何被他人所用也?主公若聽子布之言,可保江東八十一州安泰。”孫權沉吟不決,張昭等出。
少頃,魯肅入見曰:“張子布等力勸主公降操,此皆為自身謀也,主公勿聽之。”孫權只是沉吟。魯肅曰:“主公若遲遲不決,必誤大事。”孫權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