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做人的道理。 經典中或許有些不合時宜的思想, 但那絕不是可以全盤否定的理由。 當它們重新紮根於生活的土壤, 把好的留下來, 不好的自然會被淘汰。 不可否認的是, 許多偉人和大家都是這樣被薰陶出來的。 很多美國教授都推崇的大師南懷瑾就在眾多的公開場合提出記憶訓練的重要性, 並倡導了 “兒童讀經運動”。 他自己就是受益者, 中國的經典文獻、 各種學問他都融會貫通, 信手拈來, 這都是“童子功” 打下的基礎。 中國學生知識積累豐富沒有錯, 鍛鍊記憶能力也沒問題, 問題是記憶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知識。 捨去中國文化當中的經典, 記一些還沒有經過時間考驗的、 膚淺的、 完全應付考試的內容, 絕對是對記憶黃金年代的浪費。
好在中美兩國都在不斷取其之長, 補己之短。 中國的教育改革增加了許多興趣導向和開放學生思維的課程, 美國教育也開始重視基本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訓練。 耶魯大學中文系主任牟嶺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說, 他在平時的中文教學中, 非常重視記憶的訓練, 每堂課規定學生要記住多少個漢字, 並且當場背誦所學課文。 這個過程對美國學生而言是痛苦的, 因為他們一直以來的教育都不是這樣。 但幾個學期下來, 學生也嚐到了甜頭, 能夠記住的漢字越來越多, 中文表達也越來越好。
記憶和思維就如同 “魚” 和 “熊掌”, 但並非不可兼得。 這兩種模式都很重要, 關鍵在於如何在不同時期科學地把兩者結合起來。
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1)
你將如何運用心理學課上的某些策略, 讓一個你喜歡卻暫時對你沒有感覺的人喜歡上你?
——心理學概論
如果世界上有一種經驗機器, 你坐在裡面, 戴上頭盔, 任意選擇代表各種體驗的按鈕, 就可以依靠其感測系統, 讓你體驗任何你想體驗的角色和 “生活”。 那麼你還想走出來體驗現在的生活嗎?
——生活
你說死亡是一件不好的事, 它到底不好在哪裡?你已經死了, 任何事情對你而言還有好壞嗎?
——死亡
我告訴你, Hi…Five有很多種拍法, 你能告訴我它們和非洲文化到底有什麼關係?
——藝術史
這些問題都引自耶魯課堂。 大鬍子Shelly是耶魯哲學系的教授, 每年他都給一年級的本科生開一門課, 即我們第二個問題的出處——生活。 這是很熱門的課, 一個學期只有18個名額, 所以第一節課去的人總是比較多, 哪怕沒選上也希望能旁聽。 儘管嘴巴周圍的鬍子很茂盛, 但Shelly的發音非常清晰, 每個問題都擲地有聲: “哲學不是麵包, 不能填飽肚子, 但能讓你知道為什麼要填飽肚子, 讓我們從‘為什麼’開始, 為什麼要上這門課?” 耶魯的課上有太多的為什麼, 探索問題; 探索有趣的問題, 是課堂裡師生共同的目標。
……
Shelly: “如果人生的意義是嘗試不同的體驗, 那或許帶‘頭盔’ 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大多數人都會說兩個‘體驗’ 的意義不同, 不同在哪裡?人生的意義又在哪裡?”
同學甲: “不帶頭盔活著, 可以不斷地問為什麼。 一旦帶上頭盔, 就不需要這樣的理性思考了。 ”
Sally: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 “是可以不斷詢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
同學乙: “蘇格拉底說, 沒有經過檢驗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檢驗的過程就是不斷置疑的過程。 ”
同學丙: “能發現問題, 用自己的思維和邏輯去尋找答案, 並在探索的路上發現更多問題, 這才是充滿生命力的人生體驗。 ”
……
追問再追問, 這是學習哲學的方法, 也是成長的方法。 美國和中國的孩子在小的時候也許有過同樣的問題, 天為什麼是藍色?云為什麼是白色?樹為什麼是綠色?花為什麼五顏六色?但在逐漸探索世界的路上, 開始有了區別。 當我們在歷史課上背誦美國獨立戰爭發生在哪一年的時候, 二年級的美國孩子在小組研究殖民時期人們的日常生活史; 當我們在政治課上背誦中國外交原則的時候, 同齡的他們在想如果採訪中國外交部長, 該問什麼問題才能引起注意。 當我們從託福、 GRE中掙扎出來, 和他們坐在同一個課堂裡,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