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感覺極其相似?
他心頭一跳,竟是脫口問道:“純粹之‘理’,可由神魂感應得來?”
此言一出,包括解良在內,滿殿的修士齊齊看來,前面金川和匡言啟的眼神,更像是看一個瘋子。
************
今天按計劃來,我不說什麼了,感謝支援。
第八十一章 貫氣
旁人的目光餘慈是不在乎的,可是解大仙長卻不一樣。此人的眼神,便像是一把有形有質的利劍,從他眼眶裡插進來,再直搗進心裡去。
餘慈一時間竟是窒息了,倒是耳邊傳來一聲讚語:
“問得好!”
解良的語調似乎揚起一些,但很快,事情又回到一如既往的軌道上。對餘慈的疑問,只有淡淡的一句話打回來:“爾非內門弟子,此等大道之學,例不得傳,噤聲!”
遭了訓斥,餘慈很聽話地閉了嘴,前面兩個年輕人送來的眼神裡,已是徹底的嘲笑,卻被他直接忽略掉了。
餘慈心中遠不像他臉上表現得那麼平靜。解良那一句話,看似訓斥,但也可以說是從側面回應他了的提問:大道之學……這豈不就是說,那純粹之‘理’,與神魂感應脫不開干係,而且,他前行的方向,是貼合“大道”的?
這個問題只能由他自己去思索。解良以那一段話結束了戒律方面的課程,轉而說起另一個問題:
“你們會畫符嗎?”
這話問得頗不尋常,就算是答案明擺著,殿內也沒有一人敢於回應。
解良不需要別人配合,自顧自地道:“今日,我教你們如何畫符。”
說罷,他伸出手,細長的手指在虛空中屈折幾下,便有靈光煥然,組合成一個屈曲的“靜”字,這是清心咒。
如此簡單的符籙,這裡每個人都能輕鬆地完成,但接下來的事,便讓殿中修士兩眼發直。
一符既成,解良重頭開始,依舊是清心咒,卻沒有畫在別的地方,而是就在剛剛完成的符籙上,重新描畫一遍。外行人看不出什麼來,可在座的修士哪個精研符法多年的行家,他們自然能夠看出來,解良第二次畫符,指尖吞吐的靈光不帶半點兒玄虛,就是沿著前面符紋的軌跡,貼合上去的。
此法看來簡單,可滿殿的修士沒有一個能做到。
因為符籙一成,靈光自附,此時的符籙也就不再是單純以精氣抹畫的符號,而是喚取靈應,引動天地自然、萬物靈性的全新符法靈物。待此時再注入精氣,若不能完全符合附靈後的迴路,兩氣相沖,符籙便保不住了。
從來就沒有完全相同的符籙。就算是最簡單的清心咒,這裡又有誰敢打包票,能夠將附靈迴路完全記在心中,且重新抹畫精氣的時候,完全按著既定的迴路來進行?
況且這還沒有完,解良似乎是重複上了癮,二遍已過,卻毫不停留,依照前例,三遍、四遍……乃至九遍、十遍,最終足足抹畫了三十三遍,這才停了手。
此時,懸空的清心咒,已經算不得清心咒了。“靜”字的筆畫已經在灼灼的靈光中變得模糊,渾厚的靈光聚而不散,在符籙外圍形成一圈拳頭大小的光暈,看上去,符籙更像一顆碩大的明珠,懸浮在殿中。
顯德殿中死一般的寂靜。
神乎其技!
殿中修士大概也只剩下這個念頭。
解良此時方道:“此為貫氣法,是符法修行裡很有效的手段。你們照著練便成。”
照著練?怎麼練?
不是沒有人偷偷在下面嘗試,但無一例外的,全部都失敗了。這個看起來近乎兒戲的技巧,卻讓這些在符法上浸淫多年的修士們撓頭不已。此時眾人都眼巴巴地看過去,等著解良進一步講解。
然而,解良只以一句話應答:“此術沒有技巧,唯手熟爾,爾等自修即可。”
滿殿木然,餘慈則覺得頭皮生疼。這位仙長真是不討人喜歡,為什麼人們不想知道的他滔滔不絕,想知道的偏又惜字如金呢?
對解良來說,眾修士的怨懟沒有半點兒意義,他依舊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見殿中無人說話,直接就進入下一個程式:
“今日我所講之內容,你們若有疑難,現在便可詢問,我酌情回答。”
此言一出,殿中分明有些騷動。那些長住觀中的外室弟子和掛單道士都是知道這個程式的,也不浪費時間,三五個人聚在一起,交頭結耳,很快便有了共識。
有一位外室弟子被推舉出來,先行一禮後,試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