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術》這本書,前世的《九章算術》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西漢曾經做過增補和整理,其時大體已成定本,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
不過,現在齊慕陽手上的這本《九章算術》卻是名為九章之人編寫撰立而成。這也就是歷史朝代不同,但歷史的程序大抵一樣,只不過有些偏差而已。
“齊慕陽,你來答一下。”
在座的學子一聽蕭仕言這話,一個個都把目光放在齊慕陽身上,十分興奮,興致勃勃地看著這一幕,他們對蕭仕言一直問齊慕陽問題可是十分歡喜,總好過問他們。
“今有人共買物,每人出八錢,盈三錢;人出七錢,不足四錢,問人數、物價各幾何。”
齊慕陽起身,躬身行了一禮,他已經習慣蕭仕言總想討回上次那一題,一直讓他答題,就等著他回答不出,好批評一番。
剛才蕭仕言所問的問題的是《九章算術》裡面第七章“盈不足”。
《九章算術》自然分為九章,其一為“方田”,專講平面幾何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也就是田地測量、其二為“粟米”、其三為“衰分”、再然後分別是“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
不得不說,這仁和書院雖教算術,但大多都和為官治民相關聯,如米價、田地、城、垣、堤、溝、塹、渠的建造,這一切都是從官員實幹出發,不單單是為了科舉,更多是為了以後出仕為官,造福一方百姓。
齊慕陽低頭沉思了許久,最後搖了搖頭,說道:“先生,這一題慕陽不知。”
“啊——?”
這一下就讓在座的學子詫異不已,他們沒有想到齊慕陽居然沒有答出這一題,他們可是非常清楚,齊慕陽算數究竟有多厲害,怎麼會偏偏不會這一題。
他們可都還等著看齊慕陽又答對題目,先生無言以對。
現在卻是齊慕陽不知道!他們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驚訝地望著齊慕陽,很是不解。
蕭仕言聽見齊慕陽這話,整個人瞬間便放鬆,臉上透出一股自信,眉頭舒展開來,面色一緩,倒是沒有批評齊慕陽,只是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點頭說道:“沒事,你坐下,我告訴你這一題如何解。”
果然,他也不是什麼都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