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分贓的醜劇——巴黎和會。
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國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權代表70人,後改為“四人會議”,即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列孟梭和義大利首相奧蘭多。後因義大利在大戰中作用不大,本國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邊。所以實際上又變為“三人會議”,他們是巴黎和會的三巨頭,也是主宰者。
為了索取戰敗國的賠款,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列孟梭吵得不可開交。
“你們法國拿50%,我們英國得30%,怎麼樣?”“不行,絕對不行!這次大戰,法國損失最大,我們應該得58%。”
“太過份了,我們不同意。”
“那我們也不同意。”已經78歲的克列孟梭,雖已滿頭白髮,但仍像只野獸般兇猛,真不愧他的“老虎總理”的外號。而勞合·喬治也百般糾纏,一點兒都不犧牲自己的利益。
美國總統威爾遜只好在英法之間周旋,忙著打圓場:“我們美國一分錢都不要。你們兩國都犧牲些,讓別的國家也得點好處,法國得56%,英國得28%,這樣可以嗎?”
克列孟梭厲聲喊著:“可以。但法德邊界得以萊茵河為界:除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外,德國的薩爾區也歸我們!”如果法國得到薩爾區,就意味著他控制了歐洲最重要的軍事工業區,將來可以在歐洲大陸稱王稱霸。對這點,英國和美國當然不同意。他們從1月吵到4月,誰也不肯讓步。威爾遜和克列孟梭都以退出和會來要挾對方。
三個人經過無數次的爭執和討價還價後,終於有了結果:英國得到了國際聯盟所規定的委任統治制度下擁有1000萬人口的領土,法國得到750萬人口的地區,日本也得到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屬地,而美國的“門戶開放”原則也得以透過,美國的商品與資本可以進入這些地區,實行機會均沾,大家都有好處分享。
除分贓外,巴黎和會還有別的議程。主要是:
密謀扼殺新生的蘇維埃俄國,決定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籌組國際聯盟來反對列寧建立的共產國際。國際聯盟指揮各國反動派向革命人民進行血腥鎮壓,同時重新瓜分德國原有的殖民地。
6月28日是巴黎和會的最後一天,也是全體戰勝國在和約上簽字的一天。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沒有出席會議,拒絕簽字。
原因何在呢?
原來,巴黎和約裡有三條是關於中國的。即戰前德國侵佔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以及那裡的鐵路、礦產、海底電纜等,統統歸日本所有。
本來中國當時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作戰,曾把支援協約國大量糧食,還派出17.5萬名勞工,犧牲了2000多人。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索回德國強佔的山東半島的主權,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卻做主要送給日本。而賣國求榮的中國的北洋軍閥政府都準備簽字承認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中國人民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在全國人民的支援和影響下,中國代表團向和會提出兩項提案: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的權益。
但提案被否決了,而賣國的北洋軍閥卻命令中國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6月27日清晨,在巴黎的華工和中國留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6月28日,三萬多華人齊集在中國代表團的住所外面。
“不能簽字!”三萬人發出了一個共同的呼聲。
“誰簽字,就打死誰!”十五名敢死軍的青年準備以自己的鮮血和頭顱去捍衛中國的尊嚴和權利。
中國代表團終於發表了一項宣告:“山東問題不解決,我們決不在和約上簽字!”
所謂的巴黎和會並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對戰敗國德國的苛刻的勒索,也埋下了復仇的種子,法國元帥福煦事後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歷史無情地嘲笑著巴黎和會。1939年9月,希特勒再次在歐洲掀起大戰,距巴黎和會正好是20年零兩個月!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災難和痛苦中。
(本章結束)…恆言電子書
米騷動
1918年8月初,在日本本州島中部傍海的富山縣,到處是荒涼的景象,沒有牲畜和家禽的鳴叫,沒有人們的笑語歡聲,各個村子一片死氣沉沉。偶爾能見到一些老人和孩子,都是面有菜色,沒精打采。女人們頂著烈日辛勞了一天,精疲力竭,還得挎上菜籃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