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餘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遊戲機出租給理髮店老闆們,掙取外快。 1940年,10歲的巴菲特隨父親去了紐約。在這個世界金融中心,他被華爾街股票交易所的景象迷住了。一年後,這個少年第一次進行股票投資,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買進了一種公用事業股票,不久,這隻股票的價格上升到了40美元,巴菲特將股票丟擲。首次投資雖然賺得不多,但卻給他帶來了無比的喜悅。 1943年,巴菲特的父親當選為國會議員,全家要遷到華盛頓。雖然華盛頓是個大都市,但巴菲特卻異常留戀奧馬哈,他想以出走的方式抗議,但最後還是聽從了父親的意見,因為華盛頓的機會更多。在這裡,巴菲特成為《華盛頓郵報》的報童。這年,才13歲的巴菲特,煞有介事地登記了自己的收入,提交了納稅清單,並拒絕父母為他代交稅款。 1947年,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在巴菲特沒有確定自己的投資體系之前,他和絕大部分投資者一樣做技術分析、聽內幕訊息。這就是真實的巴菲特,他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個投資天才。 如果巴菲特當時繼續像其他人一樣,研究走勢圖和打聽內幕訊息,現在或許已經破產。但是巴菲特從來就不是個盲從的人,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成了著名投資專家、證券分析學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弟子。 格雷厄姆是個不同尋常的人。他告訴巴菲特,投資者的注意力不要老是放在行情顯示螢幕上,而應放到發行股票的公司那裡。投資者應該瞭解的是公司的贏利、資產負債和未來前景,只有這樣,才能發現或計算出一隻股票的“真正價值”或“內在價值”。他告誡巴菲特對華爾街要當心,不要聽信傳聞。 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格雷厄姆“嚴禁損失”的投資哲學,更成為日後巴菲特奉行的最高規則。巴菲特進而將其概括為自己恪守的法則:第一條法則是不許失敗。第二條法則是,永遠記住第一條法則。 然而,以“A+”成績畢業的巴菲特在找工作時,卻多次碰壁。1956年,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家鄉,決心自己一試身手。當時,他身無分文,但是巴菲特堅信,老師教的那些原則是他發財的鑰匙。在一次聚會里,他宣佈自己要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如果實現不了這個目標,就從奧馬哈最高的建築物上跳下去。” 投資之神 1956年巴菲特建立了一個合夥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親朋好友湊了10.5萬美元,其中有他的100美元。他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職業投資生涯。 巴菲特並不跑出去,聽最新的訊息,他只是呆在奧馬哈的家中,埋頭在資料堆裡。他每天只做一項工作,就是尋找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廉價小股票,然後將其買進,等待價格攀升。這正是格雷厄姆教給他的秘訣。這些遠遠低於其營運資本的股票果然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格雷厄姆的“點金術”百試百驗。    
投資之神(2)
他的巴菲特公司第一年就集資50萬美元。合作者們分享3/4的利潤,巴菲特自己保留餘下的25%。第二年的時候,巴菲特已經管理著5間小規模的公司,總資產有50萬美元,但投資收益率高達10%。1958年回報率更高達41%,到1959年末,由巴菲特管理的資產已經比原來的合夥人的投資翻了一倍。 在1962年~1966年的5年中,他公司的業績高出了道·瓊斯工業指數20~47個百分點,巴菲特合夥體投資回報較高的訊息不脛而走,許多人找上門來,要求巴菲特管理他們的資產投資。到1966年,巴菲特管理的合夥資產已經超過了4400萬美元。而巴菲特本人也在當年的《奧馬哈先驅報》上獲得“成功的投資業經營人”的名頭。他實現了他的“百萬富翁”狂言。 在別人的眼裡,股市是個風險之地,但在巴菲特看來,股市沒有風險。“我很重視確定性,如果你這樣做了,風險因素對你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股市並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他還說:“投資的決定可用六個字來概括,即‘簡單、傳統、容易’。” 巴菲特的眼光總是比別人更長遠,更敏銳,1963年捷運公司的倉庫遭受了鉅額詐騙,損失了1.5億美元,股票大幅度跌落,許多人紛紛拋售,但巴菲特在調查中發現,捷運卡在生活中依然廣泛運用,它應該只是面臨暫時的困難,於是他分批購買大量捷運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