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部分

“對於人們看不見的力量,例如命運、靈魂、鬼怪,陰陽師深知其原委,並具有支配這些事物的能力。我們國家的很多地方仍然有陰陽師這個職業,人們常說的嶗山道士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師傅老人家也是道士,江西龍虎山的掌門大弟子,遇到他是我的福氣!”

老人眼裡閃著光,人也精神了不少。或許是想起自己敬愛的師傅,讓他有了精神的力量吧?

“陰陽師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組織稱為‘陰陽道’。日本的陰陽道起源於我們中國百家爭鳴時期的陰陽五行學說。戰國時代,有一支主張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的學派被稱為陰陽家,當時以齊國人鄒衍、鄒爽為主要代表。‘陰陽說’是把‘陰’和‘陽’看作事物內部的兩種互相消長的協調力量,認為它是孕育天地萬物的生成法則。這正是老子所說構成世界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隨著世界的複雜多變,當一切事物二分法的簡單思考方式,已經無法解釋眼前發生的現象,遂衍生出新的思考模式,像‘八卦’是用來表示陰陽的移動與變化,代表著各種自然現象,可以用在推算時間的推移、自然的變化以及人生的各種際遇。充滿智慧的古人於是將這些現象的詮釋整理成‘易’,從周朝流傳至今的參考典籍就是《易經》。‘五行說’則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不斷迴圈並從而變化’的理論發展出五行相生相剋的觀念。研究陰陽五行說,能從天體執行的計算來制訂曆法,掌握世間永珍。到後來,發展出專門研究天體的‘天文家’、研究曆法的‘歷數家’以及‘五行家’。”

“唐朝時期,當時的陰陽五行學說混和了道教咒術與密教佔術,傳入日本。在日本登陸後,又滲透了一些當地文化,於是便形成了獨特的‘陰陽道’。不過當這個名詞正式出現在日本史料上時,已經是四百年後的事了。此時的陰陽道已有別於早期的中國陰陽思想,它兼備了占卜、祭祀、天文、曆法等等應用,上至國運皇命,下至庶民之事,都可運用它來解釋。推古皇朝的聖德太子就是運用這門知識的佼佼者。篤信佛教的他在制定‘冠位十二階’及服裝顏色時都曾考慮到陰陽五行的配合,對日本社會造成了極大影響,從此陰陽師成為熱門職業,轉入全面興盛時期。”

“為了消除天、地、人、鬼間的矛盾,陰陽師們常大顯身手。他們借包羅永珍的卦卜和神秘莫測的咒語,驅邪除魔、斬妖滅怪,成為上至皇族公卿、下至黎民百姓的有力庇護者。不過陰陽師的飯碗可不是好捧的,在爾虞我詐的宮廷中生存,他們必須熟稔一切風雅事,和歌、漢詩、琵琶、笛,還有香道或者茶道,樣樣都要涉獵。此外,還必須有看穿人心的本事及不洩密的職業道德。所以能成為陰陽師的,俱是當時一等一的俊彥之才。”

“陰陽師在日本經歷了一個有起有伏的發展過程,由最初的鼎盛,隨著政權的更替逐漸衰落。到日本戰國時代,皇權沒落,武士階級治世,陰陽師逐漸從歷史舞臺消失。不過,各地大名身邊軍師的前身大部分仍是陰陽師。陰陽師們雖然官階並不高,但卻多受權臣貴族的仰仗,其地位遠遠凌駕於一般官員和武士之上。而當時位居陰陽師第一把交椅的賀茂忠行,更在世人訝異的目光下,收了一個面目清秀的年幼童子為徒。這名俊雅的靈犀少年,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陰陽道一代宗師──安倍晴明。”

“安倍晴明生於平安朝中期的公元921年,卒於公元1005年。他明是著名的遣唐使安倍仲麻呂的第八世孫;據《尊卑分脈》、《安培系圖》等史書記載,他是右大臣安培家第九代大膳大夫益材的子嗣。師從賀茂忠行,是平安時代極富盛名的陰陽師。安倍晴明的傳奇故事在日本家喻戶曉。論長相,他貌似潘安;論才智,他文武雙全。他是民眾眼中的英雄、無數少女心目中的偶像,現在很多文藝作品、電視節目以及各類野史異說中都浮現著他的身影。現在日本陰陽師常用於降妖伏魔的‘五芒星’符號,就是安倍晴明發明的。”

“陰陽師能操縱式神,式神是能夠按照陰陽師主人的命令而行動的鬼神。據說日本的式神始於安倍晴明,他一直在自由驅使著式神。曾經有一個圍繞著式神的流傳很廣的故事。

某日,安倍晴明與寬朝僧正在僧房談話,年輕的公卿和僧人充滿好奇的問道:‘您操縱式神,但能在瞬間殺死人嗎?’安倍晴明回答:‘雖不能那樣簡單地殺人,不過,如果略施力道也不是沒有問題。可是,因為不知道使之復活的方法,那就成作孽了。’

恰好此時庭院中有隻青蛙,看到它,公卿便說:‘請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