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在家沒事,何強再次想到跟韓冰提到的辭職的事,他覺得自己雖然算清正廉潔,但是離一個合格的領導幹部還是差距很大,在處理工作政務時,經驗不足,能力不夠。作為部門負責人,單憑熱情做事,這是遠遠不夠的。與其尷尬著做事,還不如瀟灑地離去,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不過辭職之事怎麼跟羅潔英提出,這也讓他大傷腦筋。他這樣甩手不幹,並不是對她有什麼意見,可她會不會以為他是生氣了,是故意用辭職令她難堪? 彼此一旦產生誤會,何強不單是跟羅潔英之間的姐弟友誼宣告結束,就是跟羅珊珊一家的關係也會變得尷尬,甚至會就此疏遠。想到羅珊珊一家和羅潔英對他的好,加上他的那一點點虛榮,他真的有點難以割捨。 可是如果繼續等下去,一是不知道何時可以恢復職務,二是會不會調整他的崗位,這些都是未知數。此外,何強從這次事情上可以看出羅潔英品行上的潔癖,容不得自己和他人的半點瑕疵,而何強又是一個率性而為的人,品行上並不十分端正嚴謹,如果跟她共事下去,肯定還會有很多令她非常失望的事,僅僅是作風問題,就會讓她非常生氣。何強覺得,與其到時讓她瞧不起,讓整個羅家失望,還不如現在激流勇退,也能給她和羅家留下一個差強人意的印象。 慢慢地,辭職的念頭在何強意識中佔據了主導地位,他仔細斟酌了準備遞交給組織部和市委的辭職信,直到找不出毛病,這才心定了下來。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到了晚上,何強感到壓力山大,莫名地期望姚繼娟能過來重溫舊夢,但是姚繼娟一直沒來,連電話也沒有一個。他強忍著內心的衝動,最終沒有把電話撥出去。 晚上羅珊珊打來電話,關心他工作的情況,何強好幾次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到底也沒有把自己停職反省,以及打算辭職的事說出口,因為他真的不想讓羅珊珊姐妹倆誤會自己。 兩人閒聊了一刻多鐘,這讓何強的心情放鬆了很多。他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覺得自己辭職也是向羅家表明自己施恩不圖回報,並不想沾他們光的舉措,這讓他有了一種人格上的高尚,也更可能讓他們瞧得起自己。 想通了這點之後,何強心情豁然開朗。一旦他辭去工作,他將如脫韁的野馬自由奔走,再也不用去管雞公山景區是否能夠順利建成,甚至河東的發展也與他漸行漸遠。 第二天上班後,何強懷揣著兩封手寫的辭職信,昂首闊步地走進了縣機關大院。他把這兩封信分別遞交給組織部辦公室和縣委辦公室之後,為了避開熟人,馬上從機關大院出來。因為明天是本學期最後一次授課,何強關上手機,一身輕鬆地開車離開河東,直赴江州而去。 當何強的辭職信由甘甜遞到羅潔英手上時,她一開始還暗自高興何強終於想通了,給自己遞來了檢討書,可是當她開啟信看到裡面的內容後,不由得勃然大怒,狠狠地將信拍到了桌子上,嚇得不明所以的甘甜趕緊溜了出去,並輕輕地掩上房門。 羅潔英氣得臉色煞白,咬牙切齒,渾身發抖,這時要是何強在她面前,很可能被她撕得粉碎。她伸手拿起電話,想把對方痛罵一通,最終還是忍住沒有撥號。她頹然坐在椅子上,不知不覺中眼眶紅了,淚珠開始在眼眶中打轉。她強忍住情緒,不讓自己哭起來,心中湧起無限的委屈,往日的一幕幕情景不斷地在她眼前閃現。 沒過多久,組織部長張海濤急匆匆過來找羅潔英。當他收到何強的辭職信後,十分震驚,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是在他的任期內從未遇到過的事。 何強被停職反省只是羅潔英的口頭命令,並沒有透過組織部或是紀委行文,算不上正式處分。張海濤並不清楚何強停職的詳情,只是聽說何強跟溫城客商有什麼牽連,還與縣委這幾天的掃黃活動有點關係,但是都沒有人說到何強與什麼貪腐案有牽連。可如今何強突然辭職,這就說明何強的事情不小,否則沒有誰會捨得放棄大好前程。 況且,張海濤知道何強是羅潔英一手提拔上來的,可以說,沒有羅潔英的幫忙,何強可能到現在還待在洋心鎮團結村當村長助理,前途一片渺茫。張海濤認為,何強這樣的行為,明顯是跟羅潔英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極有可能是被逼辭職,處理不好,會造成輿論大譁,對縣委和羅潔英本人都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考慮到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張海濤趕緊拿著何強的辭職信去向羅潔英彙報,當他來到甘甜辦公室時,甘甜趕緊跟他說,羅書記正在發火,他最好等一會兒再進去。張海濤愣了一下,在他的印象中,從來沒有見到羅潔英發火,即便是她心裡不快,也是極力控制住情緒,不失大家風度。他估計羅潔英的這次失態十之八九跟何強辭職的事情有關,就點了點頭,說:“那好,我過半個小時再過來。” 羅潔英經過自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