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口道:“或許有人在和你做同樣的實驗?我當年也有過一次……”

程晉州臉色大變,飯都來不及吃,就轉身離席,留下一圈人面面相覷。

……

鳥語:本來希望在書中表現構架,但還是說明一下。

1、真米。這個本鳥是沒有當作問題的,大家似乎擔心真米普及,造成主角的優勢不在。普及是必然的,但主角的優勢卻不會因此而削弱。對程晉州來說,問題是何時普及而已,就像是本科生擔心民工搶自己的飯碗,博士生就不用在乎了。教授會希望手下有很多優秀的研究生,而不是小學生。既然造成了入侵,世界就不會一塵土不變。從星盟的角度而言更是如此,此外,還會有更高階的糧食出現,現在的真米對呂續和康德這樣,5000星點以上的變態,已經沒有作用了。

2、數理有什麼用。其實數理只需要有基礎的作用,說明本身的價值就可以了,至於更高等的應用,在本書中其實不斷的申明——星術士們歧視數學的應用,功利性是現代社會的弊病,文人墨客浪費數十年青春,成千上萬個小時的,寫一筆好字有什麼用?大多數文人還不屑於賣字。詩詞歌賦,曲高和寡,在這個世界裡,清貴才是最重要的,累的像狗一樣,每天工作20個小時,錢再多也是為社會創造價值,每個月工作兩小時,想做什麼做什麼,那才是享受生活。星術士們研究數理,過著優哉遊哉的,又受無數人尊敬和羨慕的生活,追求更長久的生命,自然是勝於去做骯髒的政客?雖然這不能說明他們就是內心純潔的人,但至少說明他們不是在靠吃垃圾生存。最後要說明的是,很多科學研究,本身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一定要說有意義,那也是為了未來。霍金去研究黑洞,除了寫《時間簡史》賺錢以外,也沒有實際的作用?越是基礎研究越是如此。就像本書之前引用的普魯塔克對阿基米德的評價,星術士們也應當是:一心追求那美妙的,不夾雜俗世需求的學問。

3、星盟新人。該來的總是會來的,鋪墊許久的失敗者。

4、星術士和政府的關係。很多人覺得,星術士如此厲害,就要掌握政府,或者總有星術士會掌握政府,這樣的事情,在極西發生了,但不代表在大夏也會發生。歐洲有很多小國家,他們也不是註定就會被大國吞食的。而且,星術士們是否需要,是否願意掌握政府,這是另一件事,就像先前說的那樣,星術士們的追求是悠長的生命,受人尊敬,還有足夠多的物資供應。如果由普通人的政府掌權,星術士們就能得到它,為什麼要赤膊上陣,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就像是中國國企的存在一樣,佔有的比例少了,不代表國家會吃虧,星術士們會吃虧。當然,偶爾星術士們也會有興趣干擾一下政府,就像是國企偶爾,也會把肥肉淋淋的私企生吞活剝了。

……

抱歉:解釋的補丁太長,影響了定價。以前的章節只要確定上傳,再行修改便不會影響定價,所以沒有注意,但因為已經有兩百多人訂閱,解禁還會造成損失,所以會在接下來兩章,更新兩個2900字或者3900字的章節作為補償。

第三百一十四章 調查

德安的吞吐量,不管是放在大夏也好。放在整個世界範圍內也好,都是戰略級別的。

換句話說,任何人想要操縱價格,其手上資金和物資,也都必須是戰略級別的。

與普通人構想的相反,越是古代社會,越是使得大範圍內的價格操縱難以形成——首先是高成本的融資環境,其次是高成本的實物交易,這些都要求壟斷方擁有相當的實力。被人們盛情稱讚的索羅斯,若是想在大夏的環境裡一兩撥千斤,首先就會被各家錢莊機構給氣死。

沒有期貨、沒有股票、沒有金融槓桿,甚至連金融本身都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要籌措戰略級別的鈔票,同時影響十數種物資,整個星術士世界都沒幾個人能做到,萬噸的糧食,十萬噸級別的煤炭,十萬方的木材……如果進行實物交割的話,百噸級的大船,需要上千上萬艘。馬匹車輛以10萬計。如此變化發生在短短的一個月內,除了與自己類似的星盟代理人,程晉州根本想不到誰能做到這一切。

離開餐廳,程晉州低聲喚著伊蘇,待其出現後道:“是不是有其他的星盟代理人出現了?”

“怎麼會這麼想?”

程晉州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遍,才道:“按照你先前說的,會有客服為了賺錢,把星球賣給一些越境者,現在是不是越境者來了?”

“資料尚不能作出如此判斷,但確有可能。”伊蘇沒有預料中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