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是下一代的高科技明星,不投不行,如果投資人不感興趣,那是投資人看走了眼。
其實不然,投資人可不這麼看,他們有自己一套嚴格的篩選標準和稽核程式來鑑定投資專案,不會跟著投資人的鼻子轉,他們堅定認為再好的專案也要最優秀的管理團隊參與管理才能成功。
事實上,創業人並不等於管理人。
是否是合格的優質專案,需要從全方位的角度來鑑定,只有經得起嚴格評估和精確認證具有巨大贏利潛力的投資專案,才有可能順利地完成融資過程。
對於這樣的創業人來說,可以說“不差錢”。
風險投資人可以理解為,是這樣一個心照不宣的“高智商群體”。
這個精英群體有著自己獨到的對投資專案的判斷和見解。可以說,專案是否具有投資潛力往往在第一次面試時就已經明瞭,接下來的則是一系列極為嚴格的專案認證的規範程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創始團隊的素質和能力的甄別。
其中的每一個過程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
一個環節的卡殼,便可輕而易舉地扼殺一個專案的融資機會。
專業投資人不相信創始人任何天花亂墜的自我吹噓,也不屑商業計劃書中眼花繚亂的市場潛力和企業發展的高倍年增長率;他們自始至終地站在懷疑的立場,用犀利無比的批判眼光,鑑定和審視圈裡圈外創業人的蛛絲馬跡和品格秉性,一點兒也不馬虎,直到完成所有的規範程式和規定動作。
他們鐵面無私,決不妥協,將人情世故遠遠地拒之門外;他們讓助手在第一輪篩選中過濾掉不符合第一標準的任何機率,就這樣,80%的商業計劃書還沒有送到關鍵合夥人的辦公桌上就已在隨機掃描中泥牛入海無聲息。
風險投資合夥人是管理風險投資基金的決策者,是集體或團隊智慧的楷模,一個人說了什麼不算數,一定是集體決議,共同承擔責任和風險。
他們邀請頂級的技術專家、行業領袖和相關領域的同行一起來評估專案,慷慨和強烈地推薦中意的風險投資的同行們一起投資,再進一步分散風險,即使因此失去部分利益也在所不惜。
他們與最終獲得投資的創業人,至少“面對面博弈”40~50次以上。
創業人,若在其中的任何一次面試不能把握機會,都極可能前功盡棄,雞飛蛋打。
他們最在意創業人的天性和特質是不是屬於打天下的一類,是否充滿活力和激情,踏實肯幹,全力以赴,機智聰明,敢上高山,敢下火海。
當這一切過程都完成了,對不起,還要全面調查創業人的個人隱私,財務狀況,有無犯罪記錄或“偷雞摸狗”之事;當然,最後還有突如其來的意外,創始人務必小心謹慎,切不可在最後一刻被突然掃地出門,陰溝裡翻船。
。。
新能源泡沫在襁褓中孕育(1)
以中國為例,在“新能源是新一輪高科技財富”的極大誘惑和刺激下,各路投資人馬紛紛擠進這場帶有“革命”意味的財富遊戲。
記憶猶新的是,在這之前,全球只有十幾家風機制造商,僅僅幾年時間,中國幾乎是一夜之間誕生了幾百家風機制造企業。
非理性地追加投資
太陽能(Solar Energy),作為清潔能源,是近年來期待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的熱門話題。在短短的幾年內,以太陽能為新技術的公司層出不窮,僅全球已經上市的公司就不下幾百家,股價飆升,泡沫急劇擴大。
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太陽能泡沫”驟然破滅,幾乎所有太陽能和與之相關的公司無一倖免,在危機最深重的3月,平均跌幅在80%以上。
其實,在能源的使用上,太陽能是一種沒有汙染的綠色能源,普遍推廣太陽能技術對於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非常重要。但是,太陽能的應用不可能佔主導位置,這是因為太陽能的利用率比較低,採用普通的方法在太陽能中所獲得的能量比較小,達不到人類在生活中對能量的全方位需求。
太陽能技術和生產工藝過程並非高不可攀的尖端高科技,毫無進入技術障礙。
迄今為止,太陽能生產企業的迅速擴充套件與消費者使用太陽能源的侷限性之間的差距日趨擴大,各路諸侯正為日益減少的利潤殺得昏天黑地。
在“羊群效應”的牽引下,競爭者蜂擁而至,非理性的追加投資標誌著嚴重的風險隱患,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加速了新能源行業危機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