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部分

被皇帝點為了榜眼、探花,只因為二人的文章與沈默觀點相近,都說‘聖明無過太祖,不許民間下海是正確的,但太宗同樣英明無比,由官方獨家進行貿易,可以有效遏制民間走私,增加財政收入。’但兩人與沈默的差距在於,並沒有提出可行性建議。而沈默則詳細論述了,應該如何去做,才能以最小的麻煩,取得最大的成果,實在太對嘉靖的胃口了。

外行看熱鬧,只以為皇帝想顯示自己是親自閱卷的,但三位大人可是看門道的內行,都清楚等被落了名次的卷子,無一不是支援開海禁的。而被抬了名次的,都是主張謹慎而行的,這就讓人不寒而慄了。

很顯然,三位大人搞錯了聖意,或者說沒跟上嬗變的嘉靖帝,放在別的皇帝那裡,也不算什麼,大不了道個歉,保證緊跟陛下的步伐就是了。可嘉靖帝十分看重‘君臣默契’,對跟自己想不到一起的官員,向來棄之如敝屣……

三人自然不甘心被皇帝化為‘沒有共同語言’的一類,最後掙扎道:“其實臣等也想過這樣排,但一想到前四名都是紹興士子,恐怕會惹人非議的……”

“有什麼好非議的?”嘉靖帝不悅道:“朕記得永樂二年,前五名都是江西吉安人呢。這都是祥瑞!”說著冷冷掃過三人道:“莫非你們徇私舞弊了?”

“臣等不敢。”三人趕緊矢口否認道:“是臣等顧慮太重!”

“該多想的時候不想,不該多想的時候亂想,”嘉靖帝哂笑一聲道:“這就是朕的股肱大臣啊,都退下吧……”

回去之後,張治越想越害怕,以至於今天見了這三位還心有餘悸……一時間,竟動了告老還鄉的念頭,當然這是後話。

第三四六章 御街誇官

三人由三位輔政大學士親送至午門外,禮部尚書早又迎接上來,親自扈送三鼎甲,向承天門正門招搖而出,眾進士隨行在左側官道上……

沈默居中,諸大綬和陶大臨跟在左右,三人行在只有皇帝才能走的御道上。毋庸置疑,這輩子不會第二次走在這條道上了,所以在沈默的帶領下,三人走的很慢很慢,都各自想著各自的心事。

趙貞吉回頭幾次,卻也不好催促,畢竟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夢,那麼對讀書人來說,現在他們三個所經歷的,就是這場夢裡最美最激動的一段吧。

好夢不願醒,這是人之常情。所以趙尚書便放慢了腳步,緩緩走在前面。

直到了承天門內,便見已經搭起了蓆棚一座,棚內懸掛著進士金榜,早有順天府京兆尹與大興、宛平兩縣令,分別牽著一匹亮銀色無雜毛,披紅掛綵的高頭大馬,在榜下恭候。

順天府尹為沈默將頭上的紅花換成金色,再給他身上十字披紅;兩縣令也為榜眼、探花如是炮製。裝束已畢,京兆尹親遞馬鞭於狀元,兩縣令遞鞭於榜眼、探花,扶三人上馬。

後面還有‘連中六元’、‘狀元及第’旗各一對、綠扇一對、紅傘一柄、鑼鼓音樂排列前行。大吹大擂,出去承天門,到了長安街上。

氣氛一下從肅穆轉成了熱鬧,只見寬闊的長安街上,擠滿了看熱鬧的男女老幼。若不是道路中間,有順天府的兵丁把守,恐怕真要水洩不通了。

就在街上眾人翹首以盼時,突然間鼓樂大作。喜慶的樂聲中,兩排大漢將軍護衛著兩個披紅戴花的禮部官員,抬著幡龍金榜緩緩而出。這金榜由禮部尚書護送,眾進士隨行,從午門正中而出,在長安街上緩緩行過。

傳說中的‘御街誇官’儀式開始了!三位天之驕子騎在亮銀色的高頭大馬上,接受長安街百姓的瞻仰與歡呼。這幾乎是京城百姓們最熱衷的慶典了,因為從寒門士子一躍成為新科狀元,本身就是最好的勵志故事,素為百姓們喜聞樂見。

而且今年的三鼎甲都這麼年輕英俊,世人愛幕年少,自然要比往年更加熱情激動。而這種興奮,在見到‘連中六元’牌後,更是達到了沸點。男女老少,如痴如狂、尖叫連連,紛紛把籃子裡的鮮花花瓣往他身邊拋去。那些花瓣被風一吹,紛紛揚揚的飄灑在天街之上,更映襯的三人彷彿天神下凡一般。

這正是,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

在爆竹聲聲,大吹大擂之下,狀元誇官的隊伍從左長安門出來,除了三鼎甲外,其餘的進士便被引去禮部衙門,準備參加瓊林宴。

而沈默三人繼續經兵部街遊行,至吏部衙門進去,入文選司、求賢科內的奎星堂上香。禮畢,復騎馬出前門,在觀音廟、關帝廟行香。然後才回到禮部衙門。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