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多久,她又遇見了彭佳。
    彭佳提著電腦,走出超市,雖然是同一家超市購物,但是由於超市太大,她並沒有遇見小呂和歐陽建南,自然也錯過了那場熱鬧。但是,就算有熱鬧,彭佳也肯定不會擠上去看的,除非,當時的情況是:這個熱鬧的主角是她要採訪的物件。
    正鑽進車裡,打算發動車子,彭佳的手機卻響了起來,她一看,是個陌生來電,只有號碼,沒有標註姓名,顯然是第一次打進來的。
    “喂,你好,是彭佳嗎?”聲音不是很熟,但應該是聽過。
    “是的,請問您是哪位?”
    “我是紀芳呀,昨天在草菴兒童福利機構成立的活動上見過你。”電話裡的女聲略帶沙啞,倒是很配她那透露出略帶風霜的氣質。
    “噢,紀姐,你好。”紀芳年紀比彭佳大,再加上她那成熟的氣質,真地讓人就油然產生“姐”一樣的感覺。
    “是這樣的,明天我們青年志願者有一個自駕獻愛心的活動,想聯絡新聞媒體進行一個採訪報道。我就想起你了,呵呵,很冒昩地打攪你。”
    “哪裡,這是好事,能幫得上忙那太好了。”彭佳倒不是說客氣話,自從開始謀劃草菴兒童福利機構,她就感覺到,自已今後與這項事業是分不開了,必定緊密聯絡在一起。
    “明天我們要自駕到香坊縣的一個偏遠山村,打算送一些書包等文具和衣服給那裡的孩子,價值不是很高,但是主要是想以此為契機,宣傳這種活動,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來關注這些山區裡的貧困兒童。”
    紀芳顯然是第一次策劃媒體宣傳這件事,她也是受了昨天彭佳熱鬧場面的啟發,意識到公益行動雖然在個人來說可以低調,但這種低調對於受助物件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與其它活動不一樣,捐資人可以低調,但活動一定要高調,能引起全社會關注更好。因為社會的關注度越高,那麼受助物件受益面也就越大。
    所以,紀芳在把這項活動都籌劃好了之後,便想起了彭佳。要打聽到她的電話在紀芳來說並不難,她很聰明地打給了草菴,從靜心師太那裡知道了彭佳的電話。
    當然,如果不是紀芳是青年志願者的負責人之一,又曾經去草菴做過活動,靜心師太也不會隨便把彭佳的電話就告訴她。
    “自駕做活動?這個新聞點還是有的,行,我明天派一組記者隨你們去,具體幾點在哪集中,你發簡訊告訴我。”彭佳一口應允下來。
    紀芳沒想到彭佳這麼爽快好說話,心裡也是十分地高興,於是便把彭佳要求的詳細情況的資料發簡訊給了彭佳。
    讓紀芳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彭佳不僅派人來了,而且自已親自開車送記者過來,還興致勃勃地要陪他們到山區做活動。
    “我這叫接地氣。好久沒有下鄉了,我也得到基層走走看看,多瞭解些情況。”彭佳解釋道,看到時20多輛車的龐大隊伍,統一貼著愛心志願者的標誌,彭佳還是很受鼓舞的。
    “彭佳,這是我的先生蘇勇。”紀芳把她那輛途觀車裡一個30左右的年輕男子介紹給彭佳。
    “你好,彭記者!”蘇勇看上去也是戶外運動的愛好者,一張黧黑的臉,咧嘴一笑,一口白牙,滿是健康與陽光。
    彭佳一見蘇勇,便約略能猜出,這是一對志同道合、有共同生活情趣的夫妻,便也微微一笑道:“你好!”
    “好,那就出發。”隨著紀芳一聲令下,車隊便浩浩蕩蕩地向香坊縣進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