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國樑殺死土豪,遭到官府通緝,不得以逃入山中,投奔一個佔山為王的土匪窩。土匪頭子也是個有眼光的人物,因張國樑器宇軒昂,一見即欲招為女婿。“龍生龍,鳳養鳳”,環境薰陶使然也,山大王的女兒,自然喜歡大鬍子、胸毛濃密、滿臉橫肉的粗魯漢子,對張國樑這樣的白麵小生自然是看不上眼,極力反對,婚事未成。土匪頭子對張國樑的謀略十分佩服,欲提拔為自己的副手,又遭到其他頭領的反對。當時《水滸傳》在民間十分流行,識字的看書,不識字的聽書,山寨的土匪們更是把這書當成佔山為王的入門書籍,《水滸傳》中白衣秀士王倫的形象,深入人心,白衣秀士張國樑,自然也難讓人信任,於是山寨頭領排座次,張國樑只排到了第十,稱為“老么”(最小的意思)。不久,張國樑開始帶隊下山搶劫,果然沒有辜負山寨大哥的信任,每次的收穫都是其他頭領的數倍,清軍來征剿,也屢屢被張國樑打敗,於是山寨眾頭領都服氣,在帶頭大哥死後,讓張國樑坐了頭把交椅。
兩廣物產貧瘠,清軍清剿的力度也大,張國樑統率部眾轉戰越南“借糧”。越南人驅使戰象迎戰,張國樑的馬隊被象群震懾,紛紛逃竄,潰不成軍。張國樑心思十分機敏,暗自琢磨這世界上總是一物降一物,民間傳說老鼠能克大象,不妨一試。第二日,張國樑與越南人戰鬥時,放出數百隻老鼠,四下亂竄,大象果然驚懼不敢動彈,張國樑趁機揮軍大敗越南人,劫得大批物資,實力大增,部眾擴充至萬人。
張國樑是個幹大事的人,有了足夠的資本後,不再滿足做打家劫舍的土匪,乾脆打起了反清的旗幟,在橫州燒香開堂,正式宣佈成立天地會新的“山堂”——怡義堂,起兵反清。張國樑是天生的大將之才,雖然未曾讀過孫吳兵法,但坐作進止,無不與古人兵法暗合,又善於團結部眾,每戰身先士卒,對抗官兵屢屢以寡勝眾,怡義堂遂稱雄於鬱江之上。
張國樑是步兵小分隊作戰的專家,對小股步兵的滲透和偷襲的戰術運用得十分精妙,尤其擅長水面炮戰之法。張對冷兵器也十分有研究,與清軍山地作戰,往往令部下拋棄刀矛,改用長竹竿迎戰,竹竿越戰則越削越銳,刺入人體造成的傷創破壞極大,加上輕巧便於攜帶,很快被天地會和太平天國起義軍效法,成為剋制清軍的有力武器。
當時兩廣起義部隊很多,魚龍混雜,有的起義軍確實是弔民伐罪的義師,有的則是赤裸裸的強盜。怡義堂在兩廣的口碑最好,不濫殺,不劫平民,只打劫官員和商。打劫官員和商隊,往往不殺非戰鬥性人員,打劫後還會留下十分之一的財貨,“俾得為商之資本,官民之旅費”。
張國樑創造過一首當時流傳最廣,最有鼓動力的反詩:
“上等的人欠我錢,中等的人得覺眠,
下等的人跟我去,好過租牛耕瘦田!”
上等的人是革命的物件,中等人暫且放過,下等貧民都來造反,再不讓人剝削,這反詩不但有鼓動性,而且富於策略,搞清楚了“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個統戰的難題。許多人都被張國樑的這首歌謠鼓動起來反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反詩的作者,起義軍的偶像人物,“拯弱鋤強張嘉祥”卻學了宋江,受勞崇光的招安,解散隊伍,投靠了清朝,成為鎮壓起義的悍將。這頗讓人哭笑不得,於是後來史家在引用那首膾炙人口的反詩時,都只好隱去作者姓名,題為無名氏。
張國樑被李秀成圍攻,臨死前自稱“年十八為盜魁,二十八而折節從軍,為國虎臣,三十八而致命遂志”,似乎對他當年的選擇毫不後悔。起義陣線的大英雄,搖身變成清廷最忠實的鷹犬;最仗義的盟友,成為最兇惡的屠夫,張國樑這樣的轉變,在歷史上並不少見。他到底懷著什麼心態背叛了盟友和弟兄,後人已無從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張國樑的抉擇,絕對讓他的歷史地位下滑了好幾個檔次。張國樑的才略,絲毫不遜色於歷史上那些名將猛帥,他本來可以有機會作為一個民族革命的偉人載入史冊。投靠清廷,非但讓他在人格上遭到無數人的鄙視,清廷的猜忌,也屈了他的才。有記載,張國樑母親壽辰,他以千金聘當地人彭氏作序,彭氏將其趕出門外,罵張國樑為反覆小人,張國樑只得赧顏而退。
。。
補遺 天地會講武學堂(3)
對於張國樑降清的緣由,清代有許多記載,理由各不相同。有一類記載是,張國樑與清軍打仗,對俘獲的清將無不以禮相待,然後盡數釋放,自稱不得已而“為盜”,非敢作亂造反。經這些被俘清將引見,張國樑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