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2部分

你們。”袁方狐疑道。

黃月英搖了搖頭:“幾百年前的世界,與你相像中的世界大不相同,那時我們墨門實力雖然很強,但強的卻不止我們一家。”

“既然強的不止你們墨家,那為何史書上從未有過記載,什麼機關鳥、四大神器,這樣足以左右天下局勢的東西,又為何只是傳聞,從沒有出現在正史上?”袁方更加的狐疑不解。

“那是因為,有人不想讓後世之人,知道真正的歷史,所謂的歷史,已經在那場大劫難後,被人為的篡改,歷史幾百年的滄桑,真相,早已經被淹沒在黃土之下。”

“大劫難,又是大劫難,這場大劫難,到底是什麼?”袁方的好奇心,已經達到了極點。

一陣沉默。

片刻後,黃月英輕深一口氣,緩緩道:“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史事,我想陛下應該知道吧。”(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六章 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

袁方沒想到,墨門遭受的什麼大劫難,又跟什麼秦始皇焚書坑儒,扯上了什麼關係。

身為後世穿越者,袁方熟知歷史,又豈能不知道,發生在秦朝的這件著名的事件。

所謂焚書坑儒,其實是應該分為兩件事,其一就是焚書,其二才是坑儒。

焚書事件,發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齊人博士淳于越反對秦始皇所實行的“郡縣制”,上書要求秦始皇,根據周朝之制,分封子弟為諸侯。

此上書送抵咸陽,丞相李斯立刻加以駁斥,並向秦皇主張禁止百姓以古論今,以私學誹謗朝政。

秦始皇對李斯極其信任,當即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列國之史記,對於不屬於秦國書館,民間所私藏的《詩》,《書》等古書,也必須限期交出,集中焚燬。

除了收繳書籍之外,無論是官吏,還是百姓,膽敢私下談論《詩》、《書》者,統統都要被處於死刑。

同時,始皇帝還下令,民間禁止私學,想學法令之人,必需要拜官吏為師。

此即為焚書。

至於坑儒,則是在焚書的第二年,兩個儒士侯生和盧生,暗地裡誹謗秦始皇,並且亡命而逃。

始皇帝得知此事,龍顏大怒,盛怒之下,便派御史調查,經過一番審理,抓獲牽連犯禁者近五百人。

始皇帝手段極狠。對這五百儒士,毫不留情,下旨統統都將之坑殺。

這起事件,便被後世稱之為坑儒。

因焚書與坑儒相隔只一年,而且彼此間,還存有因果聯絡,故後世習慣把這兩起事件,聯絡起來,稱之為焚書坑儒。

“始皇帝焚書坑儒,無非就是想鉗制世人思想。讓天下人都只能有一個思想。一個聲音,沒有人敢對他的決策,有任何的議論而已,這件事雖頗有影響。但也稱不上什麼大劫難吧。”袁方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當年那件事。可並非是焚了幾本書。坑了幾個儒士那麼簡單。”

黃月英嘆了一聲,目光中閃過幾分悠遠,彷彿她的思想。又回到了幾百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鉅變之中。

“焚書坑儒,其實只是被篡改後的史書,所記載的表面事件而已,真相則是,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為了剷除不同的聲音,還有潛在的威脅,動用秦國強大的國家力量,對諸子百家,發動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殘酷清剿。”

“正是在那場大劫難中,反對秦國暴政的諸子百家,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各家的精英都死殆盡,殘存者或是逃遁海外,或是像我們墨門一樣,轉入地下,而我們墨門的機關城,以及四大神器,還有諸子百家的聖物,也都在那場大清剿中,或是失蹤,或是被秦始皇搶奪而去。”

“秦始皇剿滅百家之後,又怕被後世誹議,所以才會下令收繳列國史書,以掩蓋他的所作所為。他更不想讓後世之人知道,在先秦之時,百家爭鳴,各國有多麼繁榮富強。他還想讓後世人誤以為,他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是多麼大的豐功偉績,其實,卻是摧毀了文明,讓天下重新落入了矇昧。”

“那場浩劫之後,諸子百家皆受重創,無不一蹶不振,而後秦國覆沒,劉邦立漢,明知歷史已經被篡改,真相已經被掩埋,但他也忌憚於諸子百家復起,威脅到漢家皇權,所以索性就沒有恢復歷史,就把秦始皇所篡改的歷史,奉為了信史。”

“經歷了數百年的歲月滄桑,知道真相的那一代,早就已沉埋於黃土之下,而真正的歷史,也跟著他們一起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