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協助今上奪得皇位,功不可沒;後為丞相治理天下,人人頌我功德;身為人師教導太子,太子聰敏早熟。任川此生,了無遺憾。至於身後名,臣相信後世明鑑,自會給任川一個公正的評價。”

“就沒有……”李容真艱難地吐字,“就沒有想對我說的嗎?”

“十年前的那個雨夜,你曾想在懸崖之上暗暗的殺了我。”任川抬起眼來,面上笑容不減,“如今皇上終於要得償所願,任川提前向皇上道喜。”

李容真聽罷幾乎要站立不穩,他感到眼前的世界被什麼東西蓋住,盈盈轉動,模糊得一塌糊塗:“如果,如果我能保下你,你願不願意……”

“此事並不由皇上一個人做主。”任川直視著李容真,狹長的丹鳳眼內跳動著明亮的火焰,“你得向天下交代,得向離國的百姓交代,你還得問問你身後那群官員可不可以。”

身後細細簌簌一片衣襟撩起的聲音,身後百官紛紛跪下,整齊的聲音威武的響徹天際:“願皇上明察秋毫,此等叛國之事絕不容姑息。”

“來吧,別忘了我當初怎麼教你的。”任川低沉的聲音有一種誘惑的魅力,“別為兒女情長牽絆了你該做的事。”

李容真仰起頭,面上淌下晶瑩的液體,終於,終於用力一劃。

鮮血飛濺,面前跪著的身影重重的倒在地上。

李容真也終於支撐不住地倒在地上。

“皇上!”文武百官紛紛起身,上前圍住那個身軀。

不知是何處傳來一聲低低的仿若嘆息般的低語:“我殺我此生至愛,我的心也再回不來。”

作者有話要說:

☆、李憶川紀事

李憶川很喜歡去凌雲閣。

他已經記不清楚他到底去過多少次凌雲閣了。明著的,暗著的,在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在他成為皇帝之後,他都去過,而且一去就是呆一整天。

凌雲閣只供奉離國有蓋世功績的大臣,離國開國五百年,到目前為止夠得上這個資格的也不過四人。而第四人,就是任川。

李憶川總是走到第四幅畫像前駐足良久。那畫像上的人,長身玉立,長髮潑墨,一對劍眉,一雙狹長的丹鳳眼,氣勢十足。這畫是當年京城第一畫師孟昭京所作,十分傳神,樣貌,情態,氣質,無一不像活著的任川。據說當年這幅畫像剛剛出爐的時候,曾被任川麾下一名老兵所見,當下那老兵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直呼相爺再世。

李憶川也喜歡這幅畫。看著這幅畫,他就總能完整的想起關於那人的一點一滴,那些在他七歲之前的記憶,想起那些彷彿還在耳畔的諄諄教誨。他想起他賜予自己的名字——李易川。那是他原本的名字,他的父皇是容字輩,而他是易字輩。他剛出生的時候,他父皇就放棄了他。是任川為他取得名字。根據母后的敘述,李憶川甚至能夠想象出任川那時抱著尚在襁褓裡的他,站在母后床前,恭敬地向著他的父皇鞠躬,低沉的聲音富有磁性:“如若皇上不嫌棄,可否用臣的名字為大皇子命名?”

於是從此他有了名字,李易川。

後來他登基的時候,擅自做了主,將自己名字中間的“易”改作了“憶”。那天典禮完畢後,李憶川跑到凌雲閣,提著一罈陳年的好酒,面對任川的畫像一杯接一杯的喝。他絮絮叨叨說了很多,說他這些年裡從沒忘記過她,說他已經不吃甜食了,說他遇到很多複雜的政事,說他好想她。

那天晚上李憶川喝了個酩酊大醉,當晚就在凌雲閣的地上,任川供奉的堂前躺下睡下了。清朗的月光從閣外照進來,能夠看見李憶川身邊散落的杯盞和空空的酒罈,能夠看見李憶川酡紅的臉色和長長的濃密的睫羽撲扇。

當晚李憶川夢到了任川,只是遠遠地望著她。任川同記憶中一模一樣,卻對他很溫和很溫和地笑了。那時他在夢裡對任川,也是對自己說,我願意用我所擁有的一切去換取你想要的所有。

作者有話要說: 番外完,過會我會放出一篇後記,是我自己的體會,大家可看可不看。

☆、後記*作者的自白

怎麼說呢,這不是我腦內跑馬這麼多年以來所想到的第一個故事,這也不是我挖坑挖了這麼多年第一部完結的小說。我第一部完結的小說是一篇火影同人,cp極冷,你們絕對聞所未聞。那時我高一,大概寫了七八千字,很短,但能完結已屬不易,存在形式只限於手稿,現已丟失。但是這部小說是我第一次在網上發表並且完結了的好歹像模像樣的處女作,怎麼說也有點意義。因此雖然沒多少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