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造了全球最有名的上班族——呆伯特。書中這個方臉、翹領帶的計算機工程師,總能用他的“裝笨*”,化解職場中大小難題,在爾虞我詐的生存遊戲中所向披靡。

10多年後,中國人利用自己的方式,續寫、改編著“呆伯特”的故事。從2006年推出的《圈子圈套》三部曲、《輸贏》,到2007年出版的《基金經理》、《杜拉拉昇職記》,都是以企業商戰、職場攻略、辦公室政治、指導年輕人實現 “中產階層夢想”為賣點。到了2008年,則更是“職場聖經”的紅火年。以《無以言退》、《浮沉》為代表的幾部小說,屢屢登上各類圖書銷售榜榜首。

職場小說逐年升溫的繁華表象後,難免存有隱患。最近,新一期搜狐網新生活論壇就將目光鎖定在了職場小說,邀請多位專家一起分析其今世與未來。

《圈子圈套》被很多人當作職場小說的開山鼻祖。其作者王強,從入行時的IT底層銷售,一直做到了跨國軟體公司的中國區總經理。幾乎把IT業許多崗位都做了個遍,由他道出那些商戰內幕、行業八卦,自然值得信服。或許王強寫作時,多少也有些“揭秘爆料”的想法。

如果說,《圈子圈套》與現實的對應,還要靠有心人玩味挖掘。那麼2007年的那部《浮沉》,從最初在天涯社群上連載,就讓人們和“微軟大中華區前總裁陳永正辭職事件”扯到了一起。雖說《浮沉》的作者崔曼莉一再澄清,她的書絕對和微軟無關。但她偶爾也忍不住說:“像陳永正這樣級別的外企高管,都能說走就走,而且不得不走,真是讓人心中五味俱全,覺得該寫點什麼了。”

在這次搜狐的新生活論壇中,崔曼莉回憶起當年《浮沉》的熱賣,仍覺得“揭內幕”並不是主要方面。關鍵是這本書像面鏡子,映照出了每個職場人的內心。在她看來,每個人其實都渴望透過文藝作品看到自己的生活,即便書中一個轉瞬即逝的眼神、一聲輕微的嘆息,都可能引發閱讀者對自己生活中那些鹹酸況味的大段冥想。

另外,職場小說的興起,也和近幾年西方企管圖書由熱轉冷有關。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管理經驗”和“職場生存法則 ”,對讀者而言,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而本土職場小說,則帶有真實感與時代感,讀來讓人覺得實用、親近。當書裡那些被我們設想成“自己”的有志青年,最終披荊斬棘,功成名就。大概也圓了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實現的夢。其心裡的激情澎湃,自然可想而知。

職場小說之所以火爆,還與它的“實用功能”有關。一些優秀的職場小說可以幫助大學生們提前瞭解職業資訊和職場生活,從而進一步思考自己的“天賦”和“天職”。

另外,很多職場小說的作者,都已在商海打拼多年,有些已經位居高層。他們現身說法,指導讀者如何與同事相處、和老闆鬥智鬥勇,如何在工作中少走彎路,讓人讀來很有啟發。甚至有不少企業,把職場小說作為員工的內部培訓教材。

在如今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影響下,白領們都對職業生涯惶惶不安。而此時,剛好為那些“激盪人心”、“指點迷津 ”、“撫慰傷痛”的“療傷系”職場小說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比如《沉浮2》就會將故事背景移植到這一歷史時期。然而,由於職場小說的熱銷,跟風成了必然。很多作者不僅文學水平欠佳,對所寫行當還都缺乏足夠了解,就下筆寫作了,這也就造成了市場的良莠不齊。

其實,即便是那些已經獲得認可的作者,眼前的路也並非一帆風順。他們如果只是一味地獵奇和揭*謀,大量堆砌職場技能和管理經驗,而不去關注小說中最能打動人的,那些或柔軟或深邃的人性,恐怕也就會淪為“口水版”《孫子兵法》,職場小說便真的曇花一現了。

反方觀點:職場小說,白領的“辦公室寶典”?

來源:濟南時報

記者:臧文濤

記者昨日獲悉,著名演員陳道明擔任監製的電視連續劇《魔方》已於近日殺青,將於今年 月與觀眾見面。《魔方》改編自被譽為“職場《聖經》”的暢銷小說《圈子圈套》。《圈子圈套》的精彩故事基礎與影響力促使投資方買下了第一部與第二部的版權,並把它改編成電視劇。隨著《圈子圈套》走上熒屏,已經頗為走紅的職場小說將在更大範圍內引起人們的關注。

除了《圈子圈套》外,《浮沉》、《杜拉拉昇職記》、《輸贏》、《無以言退》等職場小說近來也大受歡迎,佔據著各大書店以及網上書店銷售排行榜的顯赫位置,在盜墓小說、官場小說之後,職場小說成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