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必須當機立斷,稍有遲疑,可能監察司的精銳便會盡毀。
當然,卓巖也不排除這是官兵在虛張聲勢,畢竟,在和平時期的杭州城做這種敵我不分的絕殺,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更有可能會影響到皇帝在朝廷之中的威信。
不過,儘管如此,卓巖卻也是不敢冒險的。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卓巖回頭打了一個手勢,一道亮光再次沖天而起,炸響在了半空之中,與此同時,卓巖身旁之人連打手勢,混戰中的監察司精銳,瞭然領命。紛紛抽身而出,脫離了纏鬥,飛身進入了官兵群中。
四千官兵被突然衝進去的六百監察司精銳一攪,頓時慌亂起來。後面的弓箭手卻也傻眼了,如此,弓箭還有個屁用?
他們可不認為自己的箭法會神乎其技,說射左眼,連左眼皮都不帶捱得。這種混亂局面下,射出箭去,死的人絕對大多數是官兵。
混戰之中。官兵傷亡自然是比較大的,監察司的人,在配合上,要比官兵默契的多,而且,在兵刃器械上,也要比官兵精良。
雖然各有傷亡,但是,官兵的傷亡明顯大的多。
不過,雖然如此,卓巖卻依舊臉色難看了起來,因為,目前的傷亡已經超出了他的預計,突來的劇變,讓他亂了陣腳。
皇帝畢竟是皇帝,所用的招數得確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得了的,最起碼,卓巖自認沒有這般冷血。儘管,監察司的人,一直認為他執法太過嚴厲,可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要用自己的人來當做陪葬來滅殺敵人,更何況,自己的人所犧牲的人,比敵人更多,這更是無法想象的。
但是,皇帝卻做了這樣的舉動,不管是不否真實他真的會不會如此,但是,光這麼一個舉動便需要許多的勇氣了。
混戰之中,卓巖這邊身為指揮所在,自然已經引起了官兵的注意。官兵們恍似瘋了一般,撤出大部的兵力朝著卓巖殺了過來。
卓巖竟是監察司的頂尖人物,無論武功、心機、裝備之精良,全部都是監察司之最,若是拋開嶽少安的侍衛不算,他們的裝備甚至是大宋之罪。
如此強悍的兵力,當然不會讓官兵們輕易靠近,小型土雷和強勁的連弩配合著射擊,使得官兵衝上來一批便倒下一批。
不過,官兵們卻如同不畏生死,倒下一批,便又衝上來一批,前赴後繼,一波比一波強烈。
卓巖看著眼前的戰況,眉頭不禁皺了起來。這般的結果,本不是他想要看到的,最早的打算,他並沒有想要動手。
之所以來這裡,便是怕嶽少安來不及趕到,而拖延時間的,他知道,自己動手,絕對沒有嶽少安那般的力度。
自己無論是在軍中的威望,還是在朝中的地位,都沒有人會忌憚與他。強行出頭,在這杭州城中,即便是救下了柳伯南,能不能掏出法場都是一個問題。
可惜,現在一旦開戰,卓巖便沒有了退路,只能是死撐到底了。
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官兵,卓巖所能做的,只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予以支撐。
護在他身邊監察司精銳們手中的土雷和弩箭都已經不多了,若是在如此繼續下去,卓巖知道,自己這邊的絕對是支援不到官兵退去的。
無奈之下,卓巖發出了第三道響箭,天空之中,再次炸響,火光四濺,一直暗中隱藏在一旁的監察司最後一批人員終於出動了。
這一部分人,本來卓巖是打算在最後退去的時候,用來斷後的,只是,他已經堅持不到那個時候了,只好現在動用了出來。
最後這批監察司的人員,總共有四百多人,他們清一色配備著連弩,突然出現在屋頂和街邊的牆角之上,弩箭居高臨下,殺傷力倍增。
前衝的或者是後面的官兵頓時倒下一片。弩箭射完,他們一個個從腰間摸出了匕首,直衝而下,加入了混戰群中。
本來佔有優勢的官兵,被這突來的襲擊衝擊之下,頓時被壓制了下去。
官兵們不知道這些來歷不明的人到底有多少,只是感覺他們戰力強悍的異乎尋常,而且是越戰越多,好似不曾減少過一樣。
只是,卓岩心中卻明白,現在監察司的精銳已經戰死了兩百多人,這些人中,每死一個,他都揪心的疼。如今驟然損失了這麼多,他的拳頭不禁緊緊地握了起來。
手掌泛白,關節凸顯,可見他現在的心情之壞。
當然,著急的不單是卓巖一人,在臺上的李剛也是雙眼圓睜,憤怒不已,殺一個柳伯南便這麼難麼?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