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衣袖,搶過話頭:“大王明斷。”
“燕趙之地,與故秦接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謀取燕趙之地,就是開啟西進攻取咸陽的大門,也為西進提供了可靠保障,我會考慮先生的良謀奇策。”
“大王,草民只不過對燕趙之地熟悉一些,若派人攻取,我們二人願孝犬馬之勞。”
“我會認真考慮二位先生的建議。”
“那草民告退。”
張耳、陳餘剛走,孔非進來,雖然攀親未果,但驕傲已經寫在臉上,說話都感到腰桿挺拔。
“大王……”他剛一張嘴就被陳勝打住。
“什麼大王大王的,說話沒個分寸,成何體統?以後你得十分注意。”
“是,大將軍。”
“你來是不是告訴我戰車備好了?”
“將軍真是神機妙算。戰車整裝待發,只等將軍駕臨。”
“走,看看去。”陳勝從來沒有這麼喜形於色。
第十三章〓葛嬰朝賀
陳勝即將封為張楚王,立張楚國於陳縣。並詔告天下,派使傳召各路將領來陳縣參加慶典。
葛嬰接到飛馬來報,大吃一驚。楚王襄強剛立於東城,不足半月,陳勝即立張楚國,稱王於陳縣,如何是好?葛嬰真是兩手捧個刺蝟蝟,捧著扎手,扔又扔不下。張楚國大旗一樹,宣告新的諸侯國的誕生,做為張楚國的將軍,豈可另擁二主,曾為立楚王而忐忑不安的葛嬰,又陷入矛盾苦惱之中。廢楚王,必失楚地人心,也有損自己的威信,不廢楚王,就是張楚叛逆,必遭天下人恥笑,也為張楚王所不容。葛嬰苦思無策,急忙把黃善請來,幫他拿個主意。
“先生,陳將軍已通告天下,在陳縣立國稱王,我們如何是好?”
“馬上派使朝賀。”
“各路將領都奉命回朝,我怎麼能派使前去呢?自來陳將軍懷疑我素有異志,如果不奉命參加大典,豈不是不打自招嗎?”
“將軍前去,恐怕凶多吉少。不如藉口攻城正急,只好派使朝賀。”
“先生,這不是自欺欺人的下策嗎?不管我找什麼藉口,都會引起陳將軍生疑,並且成為眾矢之的。無論如何,我必去朝見張楚王,明知是龍潭虎穴也得闖,只有這樣,才能證明我的清白,也讓袒臂盟誓的弟兄們明白我的苦心。否則,必遭眾叛親離。”
“將軍的意思是廢楚王襄強,以表將軍擁戴張楚王的決心。”
“廢之麻煩,不如殺之利索。”
“將軍,楚王新立不足月餘,將軍仁德恩惠,楚地百姓有口皆碑。因此,各地英雄豪傑紛紛投靠,楚國故地指日可待,眼見霸業成就,將軍且為義氣而葬送,豈不為天下英雄所恥笑。殺襄強,失信於楚國百姓,也必然冷了這些投奔將軍的仁人志土,不管是誰,怎麼會擁護一個朝三暮四的人呢?”
“不殺襄強,必與陳將軍分道揚鑣,一個背信棄義的人,在天下能立的住腳嗎?”
“楚國是將軍立根之本,寧可負張楚王,甚至一刀兩斷,也決不能失去楚國這塊肥沃的土地和忠於你的百姓,天下最失不得是人心啊!”
“先生,我知道楚地百姓對我的重要,但是,我不能違背歃血盟約,憑天由命吧。只於楚王襄強,就讓他暴病而亡,也許百姓怨他沒有那麼大福份,擔不起沉重,即使猜疑議論,那也管不得了,我想先生更有辦法讓楚國的百姓信服。”
“事關重大,將軍應三思而行。殺襄強,將軍在楚地的威望可就一敗塗地。朝賀張楚王,將軍的忠心恐怕不得好報,張楚王不容,生死弟兄也不會說好話,最終因將軍的愚忠而抱憾終身。即使張楚王寬懷大度,將軍無性命之憂,代價是將軍將喪失一切權力,甚至是自由,這種荒唐的決擇,無疑是自絕後路啊!”
“一步走錯,必成千古遺恨。”葛嬰模稜兩可的感嘆,一時使黃善語塞。必定是他獻策擁立楚王,令葛嬰追悔莫及。現在葛嬰要殺楚王襄強,以表對張楚王的忠心,甚至做出朝賀的愚蠢決定,似乎還有一絲對他的怨意,黃善感到絕望和傷心。
“將軍執意如此,我無話可說,只好拜別將軍,歸隱山林。我真的不願看到將軍悲慘的下場,也不願意受到株連而白送性命。”黃善無法勸說執迷不悟的葛嬰,也斷定去陳縣朝賀,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復返,故棄情斷義。
“先生不要堵氣。我殺襄強,確實是無奈之舉,只要我不背叛張楚,就必須這麼做。因為一個男子漢立下血誓,無論生死,必須付之諾言。再者,我殺襄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