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我有何面目回見父皇。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為父皇而盡忠盡孝,也是死的其所。只是含冤負罪,死不瞑目啊!蒼天可以做證,我身為長子,怎麼有叛逆之心呢?自從我到將軍營中,處處小心,事事謹慎,卻不知為哪個小人讒言,看來,我只有以死告知父皇我的清白。”

“公子,死不足惜。可是無謂的死,不但說不清楚自己的清白,而且正中小人的下懷。公子如果不想回去面見皇上,何不上書申冤,微臣甘願以死揭露小人的陰謀,為公子辯護,有一線希望就不能放棄啊!”

“不管採取什麼辦法苟延殘喘,都是抗旨不尊。我被人誣告為叛逆,自有天下人評說,老天爺會長眼的。可是抗旨,就是對父皇大不恭敬,那可是蓋棺定論,永世不得澄清了。”

“公子……”

“將軍不必再勸了,我意已決。”扶蘇二話沒說,接過賜劍,撫摸良久,然後長嘆一聲,自刎於來使面前。

蒙恬將軍抱著公子扶蘇的屍體嚎啕大哭:“公子,仁慈的公子,天下之大,蒼生之廣,竟然容不得一個好人嗎?”

蒙恬厚葬了太子扶蘇,交出大將軍印,身陷獄中。可惜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蒙恬,所報著的一線希望,正中趙高的緩兵之計,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他哪知道,自己以為受奸臣矇蔽的秦始皇已經歸天,一切希望都將成為泡影,等待他的命運,也將是悲慘的。

趙高經過精心策劃,設謀協迫李斯,假傳遺詔,逼死遠在邊塞監軍的公子扶蘇,囚禁蒙恬,順利擁立十八王胡亥繼位,終於如願以償。

秦始皇亡靈御駕回到咸陽,訃告天下,全國舉哀。大喪即日,皇陵尚未竣工,胡亥實在等不及早已經準備的加冕大典,匆忙厚葬父皇,入土為安。

秦始皇會喪剛過,二世胡亥就迫不及待的舉行了皇帝加冕儀式。這一天,麗日高照,碧空晴朗,在咸陽宮最負盛名的承露臺上,編鐘越曲,琴瑟和鳴,長歌秦腔,鼓樂齊奏,好一派歌舞昇平。二世胡亥,黑色龍袍著身,腰扎玉帶,頭戴十二天子冠,在文武百官高呼萬歲的朝賀中,在宮娥綵女簇擁下,登峰造極,不可一世。

胡亥面對俯首稱臣的同胞兄弟,面對三跪九叩的文武百官,他感受到父王的榮耀,有一種唯吾獨尊,君臨天下的愜意。為表示對護駕有功的幾位心腹大臣的恩典,立刻下詔進官加爵。封趙高為郎中令,掌管中宮;封李斯為左丞相,總理全國政務。兩位為胡亥篡位立下汗馬功勞的佞臣,得到寵信,喜不勝喜。最得意的當屬趙高,他終於達到了蓄謀已久的卑鄙目的。

在二世胡亥高瞻遠矚的同時,側立在旁邊的趙高,兩隻鷹一樣的眼睛,放出兩道攝人魂魄的兇光,在皇親國戚和文武大臣中掃來掃去,彷彿在尋找攻擊的獵物,使每一個遇到這種目光的人,都感到心驚肉跳。自沙丘政變以來,趙高心懷鬼胎,整天寢食難安。他最擔心是諸皇子們不服,更忌諱先皇遺臣們的忠心赤膽。因此,他十分注意下面這些人的一舉一動,哪怕發現一點蛛絲馬跡,他都不會放過。

諸位皇子明知胡亥是篡位,但攝於趙高淫威,都禁若寒蟬。儘管內心不服,也無能力扭轉乾坤,卻在忍屈負辱中,伺機而動。文武百官更是心知肚明,只是裝做糊塗而已。大都為了明哲保身,緘口默言,以求靜觀其變。

二世胡亥加冕慶典,紅紅火火,巍蔚壯觀,諸皇子和文武百官,儘管表面上誠惶誠恐,高呼萬歲,可內心另有別論。眼見大喜之事,卻無大喜之意,甚至聽到慶典的鼓樂,都好象為自己敲響的喪鐘,好不容易熬到捲簾散朝,他們中一些人下意識摸摸腦袋,長舒一口氣,真不知道什麼時候大禍臨頭。

二世胡亥,本是一位極其聰明的英俊少年,尤其他的生性殘暴,酷似父皇,頗得秦始皇的寵愛。這在秦始皇無立嗣的情況下,頗使朝臣看中,尤其曾做過胡亥老師的趙高,更是把寶押在他的身上,果然如願以償。二世胡亥登極,儘管朝中大臣們存有疑慮,但也頗感欣慰,秦朝能有這樣一位聰明的君主,也是秦國之幸,百姓之福。可天知道,胡亥表面上看是聰明透頂,實際是愚蠢至極。趙高為了達到弄權的目的,可謂費盡心機,討得胡亥的歡心。在趙高控制和慫恿下,胡亥整天置身於犬馬聲色之中,朝政大事不聞不問,一切交給趙高處理。就這樣,一個好端端的青年,一個也曾雄心勃勃的皇家公子,被趙高用享樂蠱惑,馴化成言談舉止荒唐可笑的行屍走肉。這正是趙高所期望的,也是歷史上鮮為罕見的荒淫皇帝。

第三章:揭竿而起

二世胡亥登基,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