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錢十六就不借給你。”
夏秀才被小閨女和小兄弟軟硬兼施,只能答應。“我肯定不會跟十六她娘說。就是她娘聽到啥音兒,我也得替十六圓著。”他也知道,如果讓田氏知道了夏至的事會後患無窮。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他也會替夏至瞞著的。
夏秀才是個挺怕麻煩的人。這一點夏至是知道的,所以也就相信了他。
“我一會讓人捎信兒,就說為了湊錢,我要多在府城留幾天註解文章。十六,你啥時候忙完,啥時候咱們再回去。”夏秀才又說道。
夏至點了點頭,她沒對夏秀才再提條件,反而安慰了夏秀才兩句:“爹,到時候我跟你一塊回去。你面赧,我娘和我姥他們擠兌你兩句,你就啥都答應了。到時候,我給你幫忙啊。”
夏秀才只拿三十兩銀子回去,可有好多饑荒要跟田氏打呢。在夏至看來,夏秀才和田氏還是不一樣的,幫夏秀才,就是幫她自己,幫大橋和小樹兒。
事情說定了,夏秀才的心情雖然有些複雜,但最急迫的問題卻是解決了。他重新推起獨輪小車,帶著兩個孩子繼續往西市街走。
夏至的心情卻是完全晴朗的。雖然要拿出來十兩銀子,但她卻爭取到了夏秀才的同盟。將來的婚姻大事可以自主,這是最讓人放心和開心的。
然後,夏秀才答應不會再為田家湊那二百兩銀子,而是隻給三十兩,而且這三十兩還是最後一次。以此為開端,他們兄妹慢慢地就可以不用再填田家的無底洞了。
夏秀才實在湊不到錢,不得以來找她,同時心理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終於不再對田氏和田家予取予求了。
她果然沒白找李山長一回。這件事,李夏幫了大忙。
小黑魚兒也挺樂呵,恨不得馬上就能把這件事告訴給夏老爺子。夏秀才不用再揹債,最開心的只怕還是夏老爺子呢。
因為高興,小黑魚兒蹦蹦跳跳的,都不肯好好走路了。他還跟夏至商量:“十六,咱回去留給你爺寫信吧。”
夏至知道小黑魚兒的意思,她自己也樂了一陣,不過還是決定這件事暫時瞞著。田氏和田家那裡被夏秀才縱容了這些年,一旦知道這個訊息,那肯定是天翻地覆。
這個訊息要透露出去,也不該是從她們這裡,而是要夏秀才自己來做。
夏至就問夏秀才:“爹,你打算好咋跟我娘說了嗎?”從二百兩到三十兩啊,而且那個二百兩據說還是田家讓步的結果,人家本來想要的更多。
夏秀才的心情才鬆快了些,被夏至問到這個問題,他的一顆心頓時沉重了。“我打算跟你娘實話實說。”
山長不給他預支薪水了,同僚和學生不再借錢給他,他也是無可奈何。
夏至暗暗嘆息搖頭。對於夏秀才來說,這隻怕是他能做到的最好了。而她當初定下的釜底抽薪之計,為的也正是如此。
夏秀才他就是湊不出錢來了,田氏和田家鬧騰過後,也只能無可奈何。
夏秀才的個性,也只能這樣。
回到西市街,夏大姑見是夏秀才推了車送兩個孩子回來的,就也吃了一驚。她留夏秀才說話吃飯,夏秀才只說書院的事情多,只說了幾句話就匆匆的走了。
看著夏秀才走了,夏大姑就很擔心。“十六,你爹知道你賣粽子了!哎,我就想著,這件事總是瞞不住的。”
“十六答應借給她爹十兩銀子。”小黑魚兒告訴夏大姑。
“啊?!”夏大姑又是吃驚,又是替夏秀才害臊。“十兩啊,那不用十六出。這個錢,我跟長生他爹商量商量,就從我這裡拿吧。”
“大姑,這件事不用你。你們的錢都壓在鋪子裡,鋪子要週轉。這十兩銀子,我還出的起。”夏至忙就說道。這些天她在夏大姑家裡住著,郭姑父有意無意地跟她說過很多次,都是鋪子裡需要週轉的銀錢很多,他的手裡根本就沒有餘錢,也就夠每個月家用的。
郭姑父說這些話的意思夏至非常明白。
以前夏秀才找夏大姑借錢,夏大姑都借給了他。夏大姑強硬地做主,郭姑父最後也只能答應,但是心裡頭不痛快。他不明著鬧,但是會跟夏大姑生悶氣,不斷地在夏大姑耳邊嘀咕。夫妻倆因為這個很不開心,夏大姑還生了病,甚至被夏老爺子給知道了。
夏老爺子不能看著閨女姑爺因為這件事生分,好好的日子過不好,所以給夏秀才下了嚴令。夏至也不想因為銀錢的事,讓夏大姑和郭姑父夫妻不和。
夏家的人,決不能跟夏大姑借錢。這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