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或許和櫃子裡的動靜有關吧。童韻總說櫃子裡有鬼。”舒小芸道。

警方已經收到鑑定報告,嫌犯童某,已患有精神分裂症。

“太可怕了……曾經那麼美好的生活,那麼美好的一對,那麼美好的生命。我絕對不敢相信,她們就這樣消失在我的生活中了。”舒小芸掩面而泣。

訪談節目的畫外音:現在,離案發已經過去了一週。三條生命離去,三個家庭破碎,再也無法挽回。兇手童某已被強制入院治療,我們的記者曾經採訪過她,但她已經神志不清,每日只是抱著娃娃在病床上嘀咕著“我們是一輩子的好朋友”。或許是一種人心深處善的反省與悔過,或許在她混沌不清的世界中,她與死者孫潔依然是昔日校園中的同學、摯友。她獲得瞭解脫,但是她的父母呢?年邁的他們還要面對悲痛欲絕的死者家屬以及高昂的民事責任賠償。而死者家屬們的遭遇更是令人唏噓不已。傅某和孫某,年輕而充滿活力的生命,就這樣離我們而去。當我們每個人組成的社會用幾十年的心血與資源為國家培養了三個優秀的年輕人的時候,這樣的離去,不得不讓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是什麼讓三個好端端的年輕人就這樣離去?是什麼,讓一個躊躇滿志的女大學生,走上失去理智而殺掉愛人和朋友的道路?快節奏生活下職場的壓力嗎?是我們的心理疏導機制不夠普及化、大眾化以至於很多存在心理疾病的民眾對心理機構依然存在一種自卑和牴觸的心理,從而沒有獲得及時的疏導嗎?還是說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這些,都是留給社會的反思。

現在,唯一的倖存者舒某已經重新振作,走回了工作崗位。案發之前,她和死者孫某是同事,辦公桌亦是相鄰。從同學到同事,從大學寢室的舍友再到租友,這樣的緣分,不能說不深。只是

一夜間天翻地覆,生生奪走了她身邊曾經最親密的那個人。舒某康復後第一天上班,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一束寄託哀思的白菊花放在孫某的桌上——而我們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