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乾肉搏的戰爭高明無數倍。

一本小說帶動一股風潮,而這股風潮波及的範圍以及人群之大之廣,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

祁雲翻譯完了《時間旅人》之後,第一卷到最後一卷,時間相隔半年左右,而因為華國在國外的機構跟當地圖書館溝通又花費了一些時間,正式上架是在今年十月份裡面。

一直到西方聖誕節過後,長久沒多大動靜就默默呆在外國圖書館裡的《時間旅人》突然銷量陡然跳了個高度,而且之後持續上升,不斷打破紅線。

那兩個同意了華國書籍進入的西方國家幾個圖書館迅速打電話請求加印書籍,華方負責人得到訊息回饋後,看著屬下遞上來的資料圖,忍不住露出個大大的笑容,眼神裡的驕傲自豪毫不遮掩。

他們華國也有文學作品能夠引起這群外國佬的瘋狂!

祁雲這邊暫時沒有得到訊息,家裡安了電話,祁雲在給江畫眉打過電話之後,又給水月村小學校長辦公室打了電話。

邱北接到祁雲的電話還挺意外的,原本這會兒學校已經放假了,不過按照慣例,他們學校的老師依舊要在假期進行半個月的訓練學習。

因為他們這裡既有公社上頭的專項撥款,又有祁雲晏起廣懋他們這些已經離開的大佬們每年定期捐款,所以水月村小學可以說是富裕得很,這些留下來訓練的老師直接雙倍工資,沒有人不樂意的。

既拿了工資又精進了自己的教學能力,哪怕以後要想轉到別的小學去教書也更有資本。

當然,最後這一條也就是想想,像是他們被招進來教小學的,一般除非自己努力學習往上面考了,要不然不可能被安排去教初中高中,畢竟教小學的去教中學,怎麼說都有點水。

但是同範圍內的小學,卻又實在找不到比水月村小學孩子更優秀待遇更好的了,所以才說最後那一條只是想想,沒人真的認真去考慮。

“咱們村現在都有不少人開始做生意了,賣點小孩兒的東西,或者把家裡的房間租出去,還有賣一日三餐的飯館子,我爺在家裡擺起了竹簍籃筐,來買的人還挺多的。”

兩人隨便聊了下學校的事兒,邱北就聲音帶笑的說起了村裡的變化。

今年五月裡平同志可是直接站出來表揚了去年單獨簽字搞土地耕作的那十幾戶人家,這就算是一個再明確不過的風向標了。

如今公社也不管下面怎麼搞的,一心一意就等上標頭檔案啥時候發下來。

水月村小學是作為茳那市一處小學教育模式實驗點被關注著的,水月村的變化從馬路到來往人員,這些都是默許的沒人能想法子阻止的。

所以如今水月村說是一個村,卻更像鎮,因為水月村從週一到週五上學日裡都挺熱鬧的,而李家鎮街上卻依舊是三天才逢一次集。

“村裡熱鬧起來挺好的,師傅在家也能有事兒做了,老村長他們身體怎麼樣?”

“挺好的,李家二叔把水庫給承包了,說是養魚,老村長沒事兒就約幾個老朋友去釣釣魚,今年年尾水庫那裡還能給大家分紅,也算是給大傢伙創收了。”

李曉冬被王大梅忽悠著看了兩年的書,最後考了箇中專,也算不錯,不過因為他要去上學,所以村裡大隊長的名頭就落到了俞七哥頭上。

俞家也是村裡的大姓,再加上俞老七為人不錯,老村長跟李曉冬主動幫襯著,這個大隊長的位置坐得也安穩。

村裡趙家因為當初趙春來的事兒被村裡人很是嫌棄唾罵過一陣子,後來風頭稍稍過去了,趙家人又背後搞起了黑市那一套,去年開始又幹起了“倒爺”的買賣,日子倒是過得紅紅火火的,在村裡看人都是用鼻孔瞅。

邱北說起趙家人也沒什麼鄙視之類的語氣,就是很平淡的在說起王小海跟周代濤做生意的時候順嘴一提。

當初王小海跟周代濤生意失敗以後沒能拿錢回家不說,還欠了一大筆債,兩人回家之後老老實實幹了一陣活兒,私底下也在跟著走私貨,家裡讓他們倆娶媳婦都捨不得錢,就想著努力把債給還了。

雖然杜山一開始就把債務全給一人獨攬了,可王小海他們也不是那狼心狗肺的,一心一意找門路掙錢,每個月兩人一碰頭就幾百幾百的往杜山那邊寄過去。

之後杜山又站了起來,自然也不會忘了兄弟,原本是要接周代濤王小海再出去一起管理廠子的,不過經過上一回之後王小海兩人也醒過身來,發現自己關鍵時刻根本就幫不了老大,所以兩人堅決不肯過去,就怕佔了老大便宜拖了杜山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