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割裂它的歷史,現在識得東籲文字的權貴已經被誅殺一空,只要讓緬人學習漢話,就會徹底割裂他們的過去,沒有歷史的民族是沒有根的,加上大明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緬人想不被同化都難。
“陛下,這恐怕需要一大筆資金,興辦學校、獎勵漢話說得好的人,都需要銀子。”征服東籲,沒有為大明帶來任何經濟上的好處,卻需要大明配上一筆鉅額的銀子,李騰芳想不通,大明內地,還有好些百姓吃不飽飯呢。
“大城不是給了五十萬兩銀子嗎?再說十月份還有五十萬兩,明年、後年還有二十五萬兩,這些銀子,花上一半,應該夠了吧?”朱由檢早就考慮好了,所以他沒有將銀子運送京師,而是直接留在白古城。
“夠了,夠了,即使加上官員的俸祿,這兩年都用不掉——————將來沒有了大城的銀子,應該向百姓徵稅了吧?”李騰芳心內暗暗吃驚,原來朱由檢早就盤算好了,一環套一環,戰爭還沒開始,就將未來的治理想好了,真正的運籌帷幄。
李騰芳對朱由檢佩服得五體投地,要不是朱由檢不喜歡跪拜之禮,他都準備禮膜拜了,要是在戰爭之前,有人跟他說起這樣的話,打死他也不會相信,聖心難測。
“這些銀子,當然不能全部用於建造學堂,朕還打算修建一條水泥大道,從普洱、孟連進入緬甸,或者從大理、騰越直接連到阿瓦,再沿著錫當河或者伊洛瓦底江一路向南,直到大光。”在朱由檢的心目中,雖然現在的大光,只是海邊的一座漁村,但它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將來完全可以在大光建立軍民兩用的碼頭,既能作為海軍的母港,又能作為商業城市,連線緬甸南北的這條水泥大道,將來就是大明與印度洋的通道。
“陛下,這條大道對緬甸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但這條大道幾乎穿過緬甸所有富饒的河谷,實在是太長了,要想完全築成,至少要數年時間。”李騰芳被朱由檢說得熱血沸騰了,他現在是內閣的副部長,每天都是坐在公堂,面對永遠處理不完的文書,直至終老。
他覺得自己就像是空氣中的一粒塵埃,終有一天會落到地面,無論早落和遲落,都會湮滅在大地上的灰塵之中,絕對不會砸起歷史的浪花。
除非……
“數年?不可能。”朱由檢露出驚異的目光,他都準備在大光建立海軍母港了,這麼可能等到數年之後?“沐啟元的手上有近十萬戰俘,還可以用銀子徵召當地的百姓,只要測繪好地形,可以從多地同時開工,緬甸不像關外,氣候宜人,一年四季都可以修路,最多一年,這條路就可以完工。”
朱由檢還打算修建一條從緬甸、經馬來半島、直至麻六甲的陸上大道,這才是他吃下大城的“誘餌”、非得要佔據馬來半島北部的原因,不過,這條路才是太長了,需要大量的銀子和時間,暫時還沒有什麼經濟上的收益。
最關鍵的事,大明還沒有佔據麻六甲。
只能等了,將來可以一段一段修築,免得一次投資太大,最好能找到替大明出錢的主。
李騰芳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是呀,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分段同時修築呢?但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陛下,如此,臣有一個建議。”
朱由檢微微一笑:“不妨說說看,愛卿出使了大城、緬甸,現在可是對緬甸最為了解的大明文官。”
“陛下,臣的想法,和剛才的治人一脈相承,在緬甸,對漢人和其它族人實行差別對待,現在緬甸剛剛經歷了全國性的戰火,很多百姓都缺少糧食,凡是漢人,或者歸化為漢人的人,或者進入學堂學習漢話的人,可以獲得修路做工的機會,也就得到大明的糧食補助。”
“糧食補助?這個主意不錯,民以食為天,愛卿是說,用糧食引誘異族歸化?”朱由檢暗暗讚歎,這個李騰芳,公堂雖然坐得多了,腦子還沒有僵化。
“是,陛下,對大明沒有敵意的撣人、孟人,也可以適當允許他們修路,但是緬人,除非他們同意歸化為漢人,否則一律不許參與修路,為了生存,臣相信,一定有許多緬人主動要求歸化。”李騰芳不知道,為什麼與朱由檢一席話,自己生出了這些連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念頭。
“不錯,只要真正歸化為漢人,就可以獲得與漢人同等的機會,生活水平也會得到提高,加上漢人在緬甸已經佔據主流……”朱由檢也沒想到,他本來以為,既然緬甸已經歸屬大明,所有的百姓應該一律平等,沒想象到李騰芳所說的差別對待,就像後世的准入制度,還可以加快緬甸的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