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李慕突然瞪大眼睛,“難道王參謀認為可行?”
“這個……要等陛下和朝廷決定。”朱由檢衝李慕笑笑,“在下冒昧問一句,如果在臺灣修路,為什麼只修西海岸?那東海岸呢?也許環島路更適合臺灣。”
“東海岸現在用不上。”李慕搖頭,“東海岸因為有颱風巨浪,現在幾乎沒有居民,都是一些荒地。”
“王參謀,咱們先過河!”李慕不待朱由檢回應,率先打馬下河,這兒是河流的上游,水深才到馬腹,一會兒就過了河。
但李慕並沒有讓省府的隨從們在前面探路,顯然他對這條河流的情況很熟。
朱由檢隨後也渡了河,從南邊上岸,“李省長剛才說,不想升官,為什麼?你這個年齡,已經是省長,累積升職,進入三院十部也是指日可待。”
李慕先是點頭,“說實話,誰不想升官?”他隨即搖搖頭,“下官出任臺灣省長,乃是陛下欽定,當時已經提拔了三級,如果不能在臺灣有所作為,那就是辜負聖恩了。”
朱由檢勒住馬韁,“李省長,能否借一步說話?”
李慕看了眼朱由檢,知道他有貼心的話要說,“王參謀,這邊請!”二人離開人群,在一塊凸起的岩石上坐下來。
朱由檢掃了眼眼前的山勢,說是山脈,與大明內地的喜馬拉雅山、天山、橫斷山比起來,實在算不上什麼,就是比京師北面的燕山,也是低矮了不少。
“李省長,在下離開京師的時候,陛下曾經口諭。”朱由檢向北方拱了拱手,“李慕治理臺灣不易,如果他有什麼難處,儘管向朕提出來!”
“王參謀的意思,陛下會同意在臺灣修路?”李慕的目光死死地落在朱由檢的臉上,久久不肯離去,似乎要將朱由檢的內心看透。
“李省長,在下倒有一個建議。”朱由檢避而不答,他已經看中了整個臺灣島,“剛才李省長說,臺灣現在非常貧困,稅銀太少,在下倒是可以讓臺灣修路、脫貧一併解決。”
“王參謀,你……”李慕的目光更加陰沉了,這個王參謀,才剛在臺灣登陸,難道比自己對臺灣更加了解?
朱由檢神秘一笑,“李省長,為了加強臺灣南北方的聯絡,臺灣西海岸可以修路,但要修路,就要修得徹底。”他用手一指中部的山脈,“不知李省長對這些山脈,可有什麼想法?”
“山脈?”李慕不解了,他幾乎跟不上朱由檢跳躍性的思路,“這些山脈上能有什麼作為?難道能種莊家不成?”
“種莊家恐怕不成。”朱由檢搖頭,“但可以找到這些山脈的出口,修築從西向東的水泥道路。”
“修築這些水泥路,有何用處?”李慕皺起眉頭,只道不瞭解臺灣的朱由檢在出餿主意,“再說了,穿越這些山脈的水泥路,恐怕不容易修築,花費這些銀子,值得嗎?”
“這就要看李省長的了。”朱由檢輕笑,伸手指向前面的山脈,“臺灣的東海岸,現在有大量的荒地,這裡地處熱帶,可以種植甘蔗,甘蔗可以製糖,這可是大明內地極為緊缺的貨物。”
第484章福松城
“甘蔗?製糖?”李慕面色一凜,“下官有些明白了。”他又思緒片刻,方才笑道:“在分配這些甘蔗地的時候,又可以加速土人的漢化,哈哈,哈哈……”
“哈哈……”朱由檢也是大笑,“現在朝廷出錢,幫助臺灣修築水泥大道,將來臺灣富裕了,就可以向朝廷繳納更多的稅銀。”
“多謝王參謀指點,下官受教了!”李慕躬身向朱由檢深深一揖,良久自語道:“西海岸有糧食,東海岸有甘蔗,臺灣何愁不富?”
“李省長只是說對了一半。”朱由檢從岩石上起身,目光停在前面的山峰上,“東海岸有甘蔗,將來可以建成製糖長,無論是百姓家庭,還是地方賦稅,收入都會大幅度上升。”
“……”
“西海岸不僅有糧食,還有貿易,至於中部的這些山脈,也不是一無是處。”朱由檢用手一指,“它們不僅阻擋了海上的風浪,將來還可以開闢出旅遊景點。”
後世的阿里山、日月潭,都是整個亞洲有名的旅遊景點,風景優美自不必說,大明的百姓一旦離開內地,轉道南洋,臺灣是必經之地,旅遊觀光必定大有前途。
“甘蔗——製糖——旅遊——糧食——貿易……”李慕隨著朱由檢站起來,自言自語的,他的眼裡升騰起一股異樣的色彩,瞬息就不見,“王參謀,如此一來,臺灣百姓的富裕,那是指日可待了?”